“法官,谢谢你们,我们的第一笔钱到账了!”近日,大连市普兰店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郭万一的微信群里弹出一条消息,朴实的感谢背后,是8名农民工历时三个月讨薪成功的喜悦。
这8起案件涉及某园林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单笔金额从5000余元至2万元不等。普兰店区法院执行局立案后,执行法官迅速查控企业账户,却发现账户余额为零。面对执行困境,法官立即联系企业负责人,企业坦言经营困难,请求宽限。为保障民生与优化营商环境,速执团队通过创新建立“讨薪微信群”,搭建“云调解”对话平台,将面对面调解搬进微信群,法官实时主持调解,双方经过多轮“隔空对话”,最终达成四期付款协议,首笔款项于签约当月支付。
农民工代表老李感慨:“以前讨薪要跑断腿,现在动动手指就能和老板‘当面’谈,法官还全程‘在线’支招,真是没想到。”
执行法官郭万一介绍,微信群沟通案件不仅突破时空限制,降低维权成本,也让沟通更透明高效,每一句承诺都有记录,双方心里都踏实。
该案是普兰店区法院践行“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理念的缩影。下一步,普兰店区将继续完善“互联网+执行”的工作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人民群众更真切地感受到“执行速度”与“司法温度”。(文 杨连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