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牌仪式 摄影 杨薇
在科技与医疗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正加速重构医疗行业新格局。5月17日,电子科技大学“人机智能技术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医院”项目在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式揭牌成立,同步举办“智汇未来·AI康复技术学术研讨会”,标志着国家“人工智能+医疗”战略在东北地区的落地。这一国家级科研平台与区域龙头医院的强强联合,开创了“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的创新合作模式。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卞崴致辞 摄影 杨薇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卞崴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东部区域医疗中心、东北地区神经康复领域的开拓者,医院始终秉承“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理念,率先构建医工融合创新平台。目前已完成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脑机接口、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等智能设备的临床转化,此次与电子科技大学的深度合作,将加速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升级。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邱静讲话 摄影 杨薇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邱静介绍,该校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成立了包括机器人研究中心在内的多个跨学科特色研究中心。在进一步整合学术资源的基础上,2018 年9月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为发展人工智能科技与产业提供强有力平台。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实力与医院临床资源的协同效应。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国家级科研平台,人机智能技术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携顶尖科研团队与智能算法、医疗大数据分析、智能诊疗系统研发等前沿成果,与东部区域医疗中心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依托医院丰富的临床诊疗数据库、先进的诊疗设备及成熟的医疗服务体系,通过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与临床医疗资源,聚焦智能辅助诊断、医疗机器人开发、精准康复治疗、医学影像智能分析等核心方向,共同攻克医疗智能化关键技术难题,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应用,为患者提供更高效、精准、智能的医疗服务。
活动汇聚电子科技大学的学者、人工智能领域权威专家、医疗行业资深学者等。活动亮点纷呈,由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卞崴和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邱静进行揭牌;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创新发展”高端对话,分享前沿技术动态、探讨合作发展路径、共绘智慧医疗蓝图。
活动现场同步启动首批重点工程:智能诊疗设备研发、复合型人才培养、临床转化应用工程。与会专家围绕脑机接口技术、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临床应用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此次活动既是双方深度合作的战略起点,更是开启医疗智能化变革的重要契机,构建了覆盖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全周期智能医疗服务体系。项目落地不仅将提升东北地区医疗技术水平,更将为全国“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样板经验,助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迈入新阶段。(文 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