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种下的一颗颗树,化作了一束束信念……”饱含深情的讲述声在大连市普兰店区莲山街道党校课堂上响起,主讲人李园手持泛黄的老照片,将父亲在林业建设中攻坚克难的往事娓娓道来。
日前,一场以《追梦的父亲》纪实故事为主线的特殊党课,展示了三代党员家庭的家风传承,将抽象的信念转化为具象的温情,让在场老党员们深受感触。
为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普兰店区莲山街道创新推出“村居定主题、街道配资源”党工委党校课程设计机制,聚焦村居发展重难点,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梳理出理想信念教育、乡村振兴实践、基层治理能力等核心需求主题,构建起覆盖全域的党员教育需求图谱。整合优质师资力量,建立涵盖党校教师、行业专家、模范党员等多元主体的师资库,按需供给授课内容,从而实现党员教育供需的精准匹配。
莲山街道党校正在逐步推行“一人一档、一村一册”档案管理制度,通过细化学员信息,记录参训学时、学习表现、实践成果等关键数据,形成个性化成长档案。档案按村居分类进行建档,汇总共性问题,为后续课程优化提供依据,并且梳理出每个村(社区)的特色模式,扬长补短。目前,莲山街道党校已建立学员档案130余份,建册覆盖辖区全部行政村。
为进一步激活基层党建发展活力,莲山街道成立先锋党员帮扶小组,在理论学习、科技科普等方面发挥传帮带作用。同时推行积分激励机制,将理论学习、志愿服务等量化为可兑换的“红色积分”,既能换取种植技术书籍,也可兑换日常用品,让党员成长实现“双向赋能”。
下一步,普兰店区莲山街道将继续深度融合乡村党员发展需求,不断优化课程设计,开设更多有内涵、有深度、有意义的党员教育课堂,利用边学、边用、边教的“三边机制”,让更多优秀党员参与到分享、演讲、讲授中来,进一步激活基层党建“神经末梢”。(文 杨连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