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桑女士确诊甲状腺乳头状癌,接受了全甲状腺切除手术及碘131治疗,后又被诊断为“气管肿物”,并行纤维支气管镜下气管内肿物切除。但随后的时间里,桑女士的症状迅速恶化,她辗转多家医院求治,均因“肿瘤范围广、手术风险极高、凶多吉少”被婉拒。怀着最后希望,桑女士来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国医大一院”)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主任王琰教授团队成员、国家癌症中心派驻专家殷玉林教授接诊后,认真了解既往诊疗史并阅读相关就诊资料,判断患者病情极其危重复杂,立即与科主任王琰进行会诊。面对复杂的病情和患者四处求医无果的现状,王琰决定将患者收治入院。
为制定最优方案,王琰迅速组织联合肿瘤内科、麻醉科、放射治疗科、放射科、核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等多个科室展开院内MDT会诊,经认真进行分析讨论后认为:该患者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间变成为鳞癌,并多脏器受累;放、化疗对该类患者效果不佳,可以尝试靶向治疗,但预计生存期仅为3-6个月;且该病例位置特殊、体积巨大,应给予综合治疗;患者求生欲望强烈,积极要求手术,但肿瘤与诸多毗邻结构粘连浸润,患者随时可能窒息或需紧急气管切开,风险巨大,加之既往颈部手术史导致的严重粘连,解剖结构紊乱,术中还需保护颈动脉等重要结构,手术面临极高的技术挑战。
患者术前CT提示肿物广泛侵袭(箭头示) 供图 中国医大一院
面对诸多困境,为最大限度使患者受益,团队最终决定:“目前尚有手术机会,手术是患者唯一的生机,我们责无旁贷,必须迎难而上!”
手术当日,在手术室、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严密配合下,一场高难度的头颈肿瘤切除“战役”打响。手术团队凭借精湛技艺与默契配合,犹如“抽丝剥茧”,精确切除了受累的喉体、右侧咽旁间隙组织,并在第7环水平斜向后上切断气管,同时切除部分食管前壁肌层及受侵胸膜顶。随后,手术迎来最惊心动魄的时刻:肿瘤根部完全包绕颈总动脉,剥离稍有不慎即可能导致动脉破裂而致命!手术团队凭借超强定力与炉火纯青的技术,精准将肿瘤与动脉管壁剥离,并成功保持了颈动脉管壁完整和管腔通畅。紧接着,团队按术前预案,上提胸段气管完成造瘘,一次性解决了巨大组织缺损与气道重建的两大难题,最终成功实现根治性切除与自体气道修复。这场持续6小时的“生命保卫战”,团队在每一步操作和决策上都展现出了高超的专业水平。
桑女士术后恢复顺利,仅7天即恢复饮食与活动,10天康复出院。她动情地说:“我以为人生即将走到尽头,是医大一院耳鼻咽喉科给了我重生的机会!真的万分感谢你们!”(文 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