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连市普兰店区沙包街道560多亩连片的红薯田里散发着生机与活力,嫩生生的红薯苗挨挨挤挤,风一吹齐刷刷地晃着“脑袋”。
红薯种植项目于五月中下旬启动,沙包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土地流转,将周边多个村庄的零散地块连成一片,整合约560亩耕地,为机械化作业和标准化管理创造了良好条件。土地流转成了激活农村土地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次红薯种植项目重点推广“烟薯25”和“红薯8号”两个优质品种。“烟薯25”口感香甜、耐储运,市场上需求稳定;“红薯8号”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合规模化种植。技术人员科学选种、精细管理,预计每亩产量可达3000公斤左右。按当前市场行情估算,560亩红薯总产量约为1680吨,总产值预计可达340万元。
此外,红薯种植项目为周边约50名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从土地翻耕、薯苗栽种,到田间管理、采收运输,这三四个月我们阶段性有活干,一天能挣一两百元钱。实实在在的收入让我们的生活有了更多盼头。”村民王大姐说道。
近年来,沙包街道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径,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土地流转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如今土地实现了农资、技术及销售渠道的统一调配,形成了“从种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
当下,红薯种植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有望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走出一条独具沙包街道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文 杨连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