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电网“黑科技”亮相实战演练 筑牢保供安全防线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7-09 17:16:05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机组、轻型双发直升机、排水机器人、5G便携式基站、遥感卫星、新型无人机……这些高科技装备,在7月8日辽宁电网2025年重要通道应急实战演练暨电力、铁路联合消缺演练中一一应用。

  此举旨在增强辽宁省应对自然灾害的协同配合能力,全面提升辽宁省利用高端先进设备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有效检验新装备、新技术搭建的辽宁电网“空-天-地”立体应急救灾体系成效,全力保障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可靠用电。

辽宁电力:电网“黑科技”亮相实战演练 筑牢保供安全防线_fororder_辽宁电网1

直升机正在准备吊人飞抵作业位置 供图 国网辽宁电力

  “演练开始!”一声令下,由中继机、作业机组成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机组腾空而起,模拟在暴雨、大风天气来临前,快速特巡500千伏红海一、二线等重要通道线路,及时掌握线路情况和灾情发展趋势。国网辽宁电力发挥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机组的立体监控“侦察尖兵”作用,凭借“一机中继、一机作业”模式,可续航2.5小时,航巡时速70千米,巡检半径超50千米,具备全天候24小时作业能力。演练中,作业机挂载“红外+可见光”双光吊舱进行巡检,中继设备实时将巡检画面快速回传应急指挥中心,辅助决策。

  一架轻型双发直升机起飞,正将1名作业人员和新间隔棒吊运送至500千伏导线缺陷点。经作业人员拆除旧间隔棒、修补缺陷导线、安装新间隔棒,完成带电消缺。这是辽宁省首次实施电力、铁路联合消缺演练。模拟无人机机组在特巡跨高速铁路线路时发现一处缺陷,若风力增大有扩展趋势,甚至可能掉落高铁轨道,急需处置。国网辽宁电力利用高铁车次运行之间的短暂间隙,紧急协调国网空间技术公司在辽宁备勤的一架直升机开展载人带电消缺,保障了高铁车次“零感知”安全运行。

辽宁电力:电网“黑科技”亮相实战演练 筑牢保供安全防线_fororder_辽宁电网2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正在对500千伏线路开展快速巡视 供图 国网辽宁电力

  模拟瓦房店地区遭遇强降雨发生“断路、断电、断网”险情,国网辽宁电力建立“三断”极端场景下的“空-天-地”应急抢修体系,采用华为5G便携式基站通过单人背负、车载部署、无人机搭载等方式,迅速实现现场无线通信及语音、调度、视频、数据传输等宽带集群业务的快速组网。在500千伏瓦房店变电站,电网应急基干人员迅速使用龙吸水排水设备。该设备每小时排水量可达1200立方米,适用于城市地下车库排涝、地下通道、高速公路隧道等低矮不适宜人员进入区域,避免了变电站因积水严重造成设备短路、漏电等情况。

  国网辽宁电力还可以随时调用国内160余颗气象卫星、可见光卫星、SAR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分析杆塔基础受洪水侵害、通道杆塔基础地质、通道隐患等情况,为电网防御自然灾害提供数据支撑。另外,高比科技车载1控4终端设备控制4台M4TD无人机一键起飞,快速组建临时巡检网格,实现输变配跨专业、网格化巡检,大幅降低巡检人员的飞行压力。

辽宁电力:电网“黑科技”亮相实战演练 筑牢保供安全防线_fororder_辽宁电网3

直升机吊人正在对500千伏铁塔上相大号侧磨损导线的第一个间隔棒进行处理 供图 国网辽宁电力

  国网辽宁电力副总工程师兼设备管理部主任刘一涛说:“我们深入探索空天新装备、新技术与电网运维检修、应急抢险救灾等手段的结合应用,拓展先进装备的配置率和应用范围,增强辽宁电网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天气转晴,气温回升。国网辽宁电力终止暴雨、大风灾害黄色预警。演练圆满结束。

  本次演练开创了直升机在高铁非窗口期进行跨高铁线路白天带电消缺的全国先例;成功验证了遥感卫星直升机、无人机“空-天-地”立体救援体系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实现了新技术装备的多次创新应用,凸显了高端装备在应急险中的尖兵作用。

  演练增强了政府、企业对严重自然灾害威胁电网设备安全的认知,通过“防、抢、保”应急工作机制,强化电力设施保护的社会共识;全面检验了辽宁电网迎峰度夏防汛保供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预案动态优化提供实践依据。同时,演练进一步磨合了电力领域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联动机制,提升应急响应的处置效率,构建起结构坚强、运行可靠的现代化辽宁电网,为辽宁省电力能源保障和防汛保供积累了宝贵经验。(文 赵明)

编辑:黄非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