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辽宁省老年服务协会、沈阳市老龄协会、沈阳市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会赴沈北暖心家园开展专题调研,聚焦党建引领下老年心理服务创新模式,共谋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参加活动人员合影留念
调研组实地参观了沈北暖心家园功能区域。沈北暖心家园负责人苏蔓介绍,该家园现有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40人,其前身是2021年6月由废弃防疫站改造的“活动室”。面对2万元启动资金缺口,首批成员自发垫资、捐赠物资,仅用1个月完成基础建设。
建成后一年,沈北暖心家园累计举办红色文化教育、出游等31场活动,迅速成为计生特殊家庭老人信赖的交流平台。2022年6月,沈北暖心家园入选国家级“暖心家园”示范点并正式揭牌,如今以“红色文化”“四心文化”为引领,持续推动区域服务标准化建设。
辽宁省老年服务协会党委专职副书记李春方高度评价该家园的创新实践,鼓励其深化“党建+服务”模式,强化党组织在养老服务中的引领作用。
沈阳市老龄协会秘书长孙慧琳分享了协会在老年权益维护、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的成果,表示将整合资源支持该家园发展,共同提升老年人获得感。
沈阳市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会秘书长杨刚指出,传统老年心理服务存在过度专业化、忽视生活联结的痛点。该家园通过“共享厨房”“跨代际课堂”等生活化场景,构建非正式支持网络,以节日仪式、长期陪伴激活社会联结,推动43位老人从受助者转型为志愿者,实现心理修复与价值重构的双重成效。
这一模式已成为国家级示范,未来将通过编制标准化手册、搭建协同网络推动服务升级。
座谈会上,各方围绕模式推广、资源整合、协同机制展开深入讨论,提出强化党组织引领作用、动员党员志愿者深入社区、建立资源共享平台等举措,并就活动共办、人才共育、项目共建达成合作意向。
未来,各方将通过联合培训、标准化建设等方式,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方协同”的养老服务生态,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全面的服务保障,并推动该家园模式在更大范围落地生根。(文/杨浩 摄影/金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