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24小时运转保新鲜,直播间订单秒接不停电,今年丰收的底气都是充足电力给的!”7月14日,铁岭市开原老城镇扶余村蒜农刘长生握着国家电网辽宁电力(铁岭开原)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的手感慨道。在他身后,满载紫皮独头蒜的货车正驶向全国,这个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的“金蒜头”,今年带动当地3000亩核心产区实现产值1400万元,同比增长13%。
供电人员开展线路特巡 供图 国网铁岭供电公司
7月的辽北,铁岭市开原老城镇扶余村弥漫着浓郁的蒜香。田间起蒜机轰鸣作业,分拣车间灯火通明,冷库制冷设备稳定运转——构成了一幅电力赋能的现代农业丰收图景。“从春种到秋收,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电。”蒜农们指着微信群里的台区经理介绍,今年铁岭供电公司创新推出“蒜农服务日历”,在播种、灌溉、蒜薹入库等关键节点上门开展线路特巡,及时解决用电难题。针对七月蒜薹保鲜用电高峰,党员服务队对16个仓储冷库开展专项排查,保障300吨蒜薹锁住鲜度。
供电人员宣传安全用电知识 供图 国网铁岭供电公司
开原紫皮独头蒜因独特的辛辣口感和药用价值闻名全国,其产业发展更见证着乡村电气化进程。在种植基地,智能灌溉系统依需供水;在电商中心,直播补光灯下日均发出快递1600件。“过去怕电压不稳不敢开烘干机,现在三台设备同时转也稳稳的。”合作社负责人展示着手机里的电力监测APP。充沛电能不仅让深加工产能提升40%,更助力“蒜水烧烤”特色酱料通过电商销往川渝、两湖等地,今年线上销售额占比已达总产值的35%。
面对今夏持续高温,一支“红马甲”队伍成为蒜田旁的常驻力量。党员服务队队长刘宝权带领队员顶着34℃高温巡查农灌线路,更换智能电表,实现种植区智能电表全覆盖。“抗旱保收期间,我们实行‘蒜田用电半小时响应制’。”他们在田间地头设立服务驿站,确保47眼灌溉机井随时启用,护航产业度过关键生长期。这种“电等产业”的服务模式,使大蒜亩均灌溉成本降低15%。
铁岭供电公司将持续深化“电力+特色产业”服务,积极构建智慧用能体系,深入拓展产业链服务,为新建大蒜深加工产业区提供“一站式”办电服务,强化应急保障,针对春种及秋收季极端天气制定专项保电预案,全力确保大蒜种植产业链用电无忧。(文 孙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