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瓜果飘香。近日,在大连市普兰店区城子坦街道东老滩社区的葡萄种植大棚里,清甜的果香扑面而来,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缀满枝头、压弯了藤蔓。果农正穿梭其间,将成熟的果实剪下、装筐,一片丰收的景象。
东老滩社区地处北纬39度黄金种植带,昼夜温差适中、光照时间充足,土壤透气性好,是葡萄生长的天然沃土。但过去多年,当地农户一直采用露天种植模式,病虫害频发、极端天气影响等问题始终制约着葡萄产量与品质的提升。
为改变这一现状,农户梁德勇率先引入标准化大棚种植技术,精选玫瑰香、着色香两个市场认可度高的优质品种试种,通过棚内温控、湿度调节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不仅减少了农药使用量,还让葡萄的生长周期更稳定。
梁德勇拿起一串刚摘下的玫瑰香葡萄,轻轻擦去果皮上的果粉,递来让人品尝,他兴奋地说:“今年试种4亩葡萄,总产量达6000公斤,比露天种植增产近四成。品质也升级了,果形匀称、甜度达标,平均售价每斤10元,预计可创收12万元。”
依托优质葡萄种植积累的经验,当地种植户开始培育葡萄苗。从优选母本枝条到控温育苗,全程沿用大棚精细化管理技术,培育出的苗木抗病性强、挂果品质有保障。这些带着“优质基因”的葡萄苗,因适配本地土壤气候,成了周边农户的“香饽饽”。如今,卖苗成了增收新渠道,与葡萄鲜果销售形成互补,既扩大了优质品种的种植辐射范围,也让科技种植的效益从棚内延伸到棚外,让致富路越拓越宽。
下一步,城子坦街道将进一步总结并推广东老滩社区的试点经验,引导更多农户参与大棚葡萄种植,扩大标准化、科技化种植规模。同时,持续优化种植技术,提升葡萄品质和产量,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探索葡萄采摘观光、深加工等产业链,让科技赋能的“致富果”真正成为带动百姓增收、铺就乡村全面振兴的“黄金果”。(文 杨连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