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基地里的蓝莓长势喜人 供图 普兰店区委宣传部
日前,走进大连市普兰店区城子坦街道金厂社区的蓝莓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整齐排列的现代化温室大棚。棚内,黑色地膜覆盖地面,阳光透过棚膜洒在数千株生机勃勃的蓝莓苗上。水肥一体化设备正精准地进行自动灌溉,智能传感系统实时监测着棚内的温湿度,为科学种植提供数据支撑。
这片蓝莓基地占地10亩,由社区集体闲置土地流转后规划建设而成,共建有5座标准化大棚,以每年4万元的租金整体承包给了经验丰富的果蔬种植户孙涛,专门用于培育优质蓝莓品种L11。谈及选址原因,正在查看大棚设施的孙涛介绍道:“这里的土壤条件和区位优势很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街道对农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很大。我打算把这里打造成一个精品蓝莓种植示范点。”
与传统露天种植不同,基地引入了全套现代化种植技术,实现蓝莓生长的全程精细化管理。基地采用基质栽培技术,以腐熟松针、泥炭、珍珠岩等材料按比例调配成种植基质,不仅有效避免了土传病害,还提升了保水保肥能力,为蓝莓根系生长创造了理想环境。配套的滴灌系统实现水肥精准供给,既能满足蓝莓不同生长期的特定需求,节约资源,更能确保果实品质的稳定。
依托这套精准管理体系,直接给基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基地蓝莓年产量可达3000斤左右。L11品种凭借其优良品质在市场上备受青睐,每斤售价稳定在30元左右,年产值约9万元。同时,温室环境配合智能调控,能够有效引导蓝莓的生长节奏,实现比传统露天种植蓝莓提前3个月错峰上市,精准把握市场空档期,价格也比露天蓝莓高10元/斤-15元/斤,在价格和销售时机上赢得宝贵优势。
蓝莓基地的成功实践不仅有效盘活了金厂社区的集体闲置土地资源,其显著的科技示范效应更为当地农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下一步,普兰店区城子坦街道将继续推广智慧农业技术应用,加大对特色农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引导更多农户参与高附加值作物种植,并积极推动建设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产品全链条,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益和竞争力,让科技兴农的成果惠及更多百姓,为乡村振兴注入更持久、更广泛的活力。(文 杨连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