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召开的品牌农产品追溯应用典型案例调研会上,大连海参溯源体系入选全国溯源应用典型案例,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受邀分享建设经验。
“每个环节都有‘抓手’,大连这个做法抓得好”“大连海参原产地坐标图把大连海参认证范围界定得非常直观、追溯目标明确”“大连海参‘一图一库一系统’溯源体系相当于从生产源头到消费者餐桌都有迹可循”……现场专家对大连海参立体溯源模式给予高度评价。
作为全国水产品行业首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连海参”产业规模举足轻重。2024年数据显示,大连海参养殖面积达218万亩,产量8.24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4,总产值约300亿元,是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然而,近年来假冒伪劣行为的猖獗,严重制约了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破解这一难题,2024年,在大连市海洋发展局指导下,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牵头构建了覆盖全链条的大连海参溯源体系。该体系通过“一图”明确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一库”储存关键信息,“一系统”实现从苗种到餐桌的全程追溯,并为达标企业发放专属溯源码,相当于为大连海参贴上“数字身份证”。
成为该溯源体系认证的原产地企业并非易事。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秘书长张恒介绍,申请企业需通过严格的现场核查,包括审验企业的海域使用权证或海域承包协议,核查三年财务交易记录以确认苗种及原料来源,查验进货台账、加工记录、出库记录等,最终仅有不到70%的申请企业能通过认定。自2024年12月首批溯源码发放以来,已有40家企业获发75万枚溯源码,约265万斤大连海参带着“身份标识”进入市场。
目前,溯源体系成效初显。今年上半年,纳入体系的海参企业销量同比增长15%-30%。与此同时,大连海洋渔业协会联合5家律师事务所建立维权机制,向电商平台发函提示强化审查,并已在北京西城法院起诉3家涉嫌侵权商家,形成“溯源+维权”双保障模式。(记者 : 于雅坤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