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沈阳市浑南区王滨街道王滨沟村迎来青春的力量。在驻村第一书记王跃和选调生林双印的精心策划下,2025年暑期“陪伴课堂”志愿服务项目如期开展。该项目已连续运行三年,旨在为村内留守儿童提供集素质拓展、兴趣启蒙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假期陪伴课程,打造推动乡村教育振兴与文明实践融合发展的生动样本。
开班仪式 供图 王滨街道
本次“陪伴课堂”由驻村第一书记和选调生牵头组织,在王滨街道党工委和浑南团区委的支持下,依托派出单位的资源支持,主动对接沈阳理工大学、辽宁科技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体育学院等高校团委,从中遴选出5支专业互补、素质过硬的志愿服务团队,共招募大学生志愿者60余人。志愿者们以“到村落中去、到孩子中去”为初心,提前住进村小、走入田间地头,开展村情调研,了解农村教育困境和儿童成长诉求,结合自身专业特长量身打造内容丰富、贴近需求的课程体系。
课程涵盖课业辅导、文艺表演、趣味体育、心理陪伴、科学实验等多个板块,还融入农村传统文化元素和生态保护教育,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开阔了眼界、增强了自信。驻村干部还组织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开展“村外一课”游学活动,带领他们参观博物馆、走进科学宫、体验游乐园,让农村孩子感知更广阔的世界。
课程运行期间,家长与村民积极参与,纷纷表示“比起留守在家看电视,现在每天都盼着上课”,课堂也真正成了村里最有温度的地方。村“两委”也全力保障志愿者的食宿与安全,为项目长期化、常态化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希望通过一次次这样的陪伴,把爱与知识播撒在孩子们心里。”驻村第一书记王跃和驻村选调生林双印表示,“‘陪伴课堂’不是简单的支教,更是一种乡村共育的探索,是一份青年与乡村双向奔赴的情感纽带。”
如今,“陪伴课堂”已成为王滨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特色品牌,展现出“党建引领+青年力量+志愿服务”的实践成效,也成为年轻干部在基层锤炼本领、服务群众、涵养情怀的重要平台。未来,该项目还将持续优化课程内容,拓展参与院校,吸引更多有情怀、有担当的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文 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