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行的“铭记历史 勿忘九一八——抗战文物史料捐赠仪式”上,博物馆收到珍贵的115件抗战文物、史料捐赠。
沈阳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证人周化祯外孙邸波,将刊载有1956年审判日本战犯工作相关内容的1985年9月17日发行《火车头报》和两张记录审判情景的珍贵照片捐赠给博物馆。1956年,邸波的外祖母周化祯曾作为证人,在特别军事法庭上面对日本战犯,控诉日军犯下的累累罪行,她的证词为审判提供了有力证据。
石槙琦、王添玉和刘巍代表辽宁五侨科技有限公司参加了捐赠仪式,并向博物馆捐赠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满洲驻屯记念》影集一册,内有94张记录日军行军及日常生活的原版照片。日本在武力侵略中国各地的同时,派遣随军记者等专职人员进行战地摄影工作,凭借当时较为先进的摄影摄像技术,以照片配以简单说明的形式对战况进行影像记录。今天,这本影集作为历史见证,成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不可辩驳的罪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已故沈阳收藏家阎恩发外孙女,青年诗人、编剧刘一媞,向博物馆捐赠其外祖父收藏的《新式民国字典》《小学模范国文大观》等4本日伪时期伪满政府出版奴化教育相关书籍。在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东北的14年殖民统治中,各种字典、词典及学校教科书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教学材料,成为日本殖民者奴化中国东北人民,尤其是东北地区青少年儿童的重要载体和工具,也成为日本殖民者进行教育侵略的历史罪证。
石家庄精英集团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历史文献收藏家詹洪阁专程从石家庄赶来,将珍藏多年的14件抗战相关文物藏品捐赠给“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此次是詹洪阁第33次向博物馆捐赠。自1994年首次捐赠以来,30多年中詹洪阁累计向博物馆捐赠140余件抗战时期文物史料。本次捐赠的是1945年1月21日出版第四卷第十四期《文化先锋》、1938年11月5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行《抗战文艺》等14件抗战文物史料。他表示,这些珍贵史料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陈列于博物馆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教育后人。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范丽红表示,此次捐赠的抗战题材文物史料揭露了日本的侵华罪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对丰富博物馆馆藏,填补相关文物种类空白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博物馆学术研究和改陈布展提供了新的内容和史料支撑。(记者 王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