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与国家大剧院强强联手,推出的《声息万变——从机械波到云端的声音之旅》展览在北京艺术中心开幕。
《声息万变——从机械波到云端的声音之旅》展览 供图 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
这是一场国家级博物馆与国家大剧院的“握手合作”,通过330件不同时期的留声机、蜡筒、黑胶唱片、磁带、CD等珍贵展品,以及丰富的图文与音视频资料,梳理了19世纪至今的声音记录与传播的发展历史。展厅中还有“聆听北京的声音”“未来音乐星河”等多个交互体验项目,以多元的视听内容和感官体验,为观众带来趣味性科普,感受声音科技与艺术发展的魅力。
观众观展 供图 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
观众观展 供图 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
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是中西方音乐文化融合的国家级博物馆,此次与国家大剧院的合作,是国家级文化艺术机构间的一次深度联动,旨在以音乐为桥梁,融合中西方艺术精华,为大众呈现多元且深厚的音乐文化魅力。由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创始人馆长张敬轩作为总监制和总策展人带领,文化创意总监刘明晅、展览策划助理李欣瑶以及藏品研究助理丁绍宸组成的专业团队,精心筹备了这场展览。
展览现场 供图 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
观众观展 供图 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
展览开幕现场,出席活动的嘉宾与观众肯定了展览在形式创新与互动设计上的突破。不同于传统文博展览的静态陈列,本次展览将声音记录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沉浸式场景相结合,让19世纪的蜡筒留声机、黑胶唱片与现代数字音频技术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既清晰呈现了科技演进脉络,又赋予了历史文物鲜活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展览中的互动装置也获得一致好评,观众可通过NFC聆听云端经典音乐、触碰键盘获得声音的AI视觉体验、感受“北京中轴线”还原的音乐场景等方式,从“被动观看”转为“主动参与”,让专业的音乐文化知识变得可触可感,真正实现了“让文物活起来”,为文博展览的创新表达提供了生动范例。(文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