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检以单次、静态记录为主,难以满足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与疾病预警需求,有没有办法让体检报告的指标更有意义?在10月13日开幕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上,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自主研发的数字孪生健康管理平台,便为人们的健康管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数字孪生健康管理平台 供图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
数字孪生健康管理平台整合33大类、350项体检指标,通过对体检中心30万人次患者的人工智能学习建模,结合人工智能算法,为每位受检者打造动态更新、具备疾病预警功能的“数字孪生复制体”。通过研发影像分析大模型,从外观照片重建三维数字人,并从医学影像中提取身体内部结构与病灶信息,从而实现临床辅助与疾病预防的智能化跃升。
该平台一方面可自动生成可视化连续影像体检报告,提升体检指导与决策效率;还能可视化地呈现个体3年-5年的连续健康趋势,通过反事实推演输出高度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优化用户体验。
目前,平台已实现与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健康管理系统的实时对接,并完成1100例数据实时链接,临床医生可通过工作站查看患者健康情况雷达图,高效开展风险评估。
“这对于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实现精准的个性化疾病管控具有开创性的指导意义。”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科研部李珅表示,目前该平台正处于临床深度打磨阶段,实际应用后在重大疾病的关口前移和数字经济发展方面提供助力。(文 黄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