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连市普兰店区大刘家街道的千亩红薯田里热闹非凡,秋风掀开田垄上的地膜,农户们握着小锄头刨开湿润泥土,一个个圆滚滚、红扑扑的红薯就露了出来。大家弯腰刨薯、装筐搬运,三轮车上装满红薯的筐子摞得冒尖,农户们擦着汗笑:“今年红薯长得瓷实、糖分足,一刨起来就欢喜。”

红薯丰收 供图 普兰店区委宣传部
大刘家街道的沙质土壤疏松透气,适合种植红薯。今年,街道本着“优质+高产”的选育原则,推荐农户种植“蜜薯25”“济薯26”等甜糯品种,这些品种蒸着吃软甜流心,烤着吃焦香带蜜,特别受市场欢迎。街道还组织农技员全程跟进田间管理,春耕时教大家起高垄、施有机肥;夏季遇上干旱,就协调灌溉设备及时补水;到了红薯膨大期,还提醒农户控旺防徒长,避免养分浪费。“以前种红薯凭老经验,垄起得浅,红薯块小还容易裂。今年按技术员说的来,你看这红薯,又大又匀,烤出来甜得流油!”种植户李大叔捧着刚刨的红薯,笑得合不拢嘴。
眼下,千亩红薯采收已过七成,预计总产量能超300万斤。为让“土红薯”变成“增收钱”,大刘家街道早早就帮农户搭建好了产销桥,本地合作社统一上门收购,把红薯按大小、品相分级,个头大、品相好的,装成“新鲜红薯礼盒”,通过社区团购、电商平台销售;个头稍小的,直接对接周边淀粉厂、食品厂,做成红薯干、红薯淀粉。“以前收完红薯得自己拉去集市卖,累不说还卖不上价。现在合作社上门收,电商还帮着卖礼盒,刚刨的红薯当天就能订出去,销路根本不愁。刚才这一车卖了5600元,刨去成本净赚1500元左右。”刚卖完一车红薯的张大姐数着货款笑得眉眼弯弯。
田埂上的锄头声、分拣时的谈笑声、冷链车的引擎声,交织成大刘家街道的秋日丰收曲。千亩红薯不仅种出了地里的好收成,更串起了农户的增收路,让“土疙瘩里刨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文 杨连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