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七届辽宁省政法系统“榜样力量”先进事迹报告会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作为压轴登场的先进典型,凭借扎实的治理成效、创新的运行机制和真挚的为民情怀,赢得了全场热烈掌声。这份荣誉不仅是对阜新县政法工作的肯定,更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阜新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体现。

阜新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 供图 阜新市委宣传部
作为全省最早实现“五个规范化”建设的县级综治中心之一,阜新县综治中心自2022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围绕“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全链条解决”的目标,构建起资源整合、职能融合、力量协同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全市乃至全省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阜新样板”。
整合资源,从“单打独斗”到“握指成拳”
阜新县综治中心总面积2460平方米,通过创新推行“整建制入驻+常驻+轮驻+动态进驻”模式,整合法院、检察院、公安、信访、司法行政等20家单位的资源,打破长期以来各部门各自为政、信息壁垒高筑的困境,形成了“多中心归一中心、多窗口变一窗口”的集约化工作格局。

诉讼服务中心窗口服务 供图 阜新市委宣传部
中心内部科学划分功能区域,设有诉讼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检察服务中心等多个专业化服务平台。这些平台通过建立“访-调-立-裁”闭环工作流程,实现矛盾纠纷从受理、调解、立案到裁决的全链条管理。每个环节都制定了明确的工作标准和时限要求,确保群众的诉求能够得到及时、专业、有效的响应和处理。今年以来,中心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265件。
机制创新,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
在实现空间整合的基础上,阜新县综治中心着力推动工作机制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的质变。
一方面,中心引入“张彪团队”等12个行业调解委员会,创新推广“张彪调解工作法”,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彪哥”法律服务品牌。另一方面,中心依托“阜政通”市域社会治理平台,构建了集信息采集、数据分析、风险预警、指挥调度于一体的智慧治理体系,推动工作模式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型升级。2025年1-9月,“阜政通”累计受理群众诉求21100件,办结20262件,办结率超过96%,成为阜新市域治理的“金字招牌”。

阜政通服务窗口 供图 阜新市委宣传部
治理下沉,从“政府主导”到“社会共治”
阜新县综治中心不仅是矛盾化解的“终点站”,更是共建共治共享的“实践地”。通过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推动法治力量下沉基层,有效激活了网格治理的神经末梢,构建起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为进一步拓展治理力量,中心创新引入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担任“移动网格员”,充分发挥这些从业人员日常活动范围广、接触群众多、信息获取快的优势,及时发现并上报各类社会治理问题。

协助群众化解矛盾现场 供图 阜新市委宣传部
此外,中心构建了“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法律援助”的协同网络,有效整合行政机关的调解资源、司法机关的确认职能和法律服务机构的专业力量,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阜新县的社会治理体系实现了从单一政府主导向多元社会共治的转变。
典型引领,从“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
阜新县综治中心高度重视先进典型的培育和推广,通过树立标杆、推广经验,实现了从“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的跨越式发展。
“有事找彪哥”是许多阜新县老百姓的口头禅,这句朴素的话语背后,是群众对“张彪调解工作法”的高度认可和信任。通过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现场指导、案例研讨等活动,工作室将“张彪调解工作法”的核心要义和实操技巧传授给更多的调解工作者,推动了全县乃至全市调解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在张彪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下,阜新县综治中心涌现出一批“金牌调解员”“暖心窗口”“模范团队”。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阜新县综治中心以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诠释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深刻内涵,展现了阜新市政法系统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担当与智慧。站在新的起点,阜新市将继续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智慧化、实效化建设,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阜新、法治阜新,为全省乃至全国社会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阜新样板”。(阜新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