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铁路·沈白高铁|通化:高铁连古今 红韵润酒香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10-24 17:44:15

  近日,“最美铁路·沈白高铁”网上重大主题宣传活动走进通化。随着沈白高铁的开通运营,这座结束了不通高铁历史的城市正以钢铁巨龙为纽带,将红色记忆、历史遗存与生态酒香串联成线。活动中,探访团先后走进通化多地,在夜色与晨光中读懂这座城市的精神密码与发展活力。

  夜色龙兴里:烟火与古韵的文旅交响 

  当暮色为通化披上蓝调幕布,龙兴里文旅小镇的灯火便唤醒了城市的烟火气。复古城楼在灯光下勾勒出民国风情轮廓,老海报、黄包车等场景复刻让时光仿佛倒流。

最美铁路·沈白高铁|通化:高铁连古今 红韵润酒香_fororder_实习沈白1

龙兴里小镇夜晚露天音乐迪现场 摄影 王筱西

  这里不仅是通化人的“深夜食堂”,更是业态丰富的文旅综合体。点一份特色小吃,喝一杯奶茶,看一场俄罗斯火舞表演,蹦一场露天音乐迪,体验一次传统与新潮的邂逅之旅……这样的休闲场景成为不少老百姓的生活日常。作为连接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与东北抗联纪念馆的“纽带”,小镇实现了红色教育与休闲体验的“上教下游”融合,成为通化文旅新名片。

最美铁路·沈白高铁|通化:高铁连古今 红韵润酒香_fororder_实习沈白2

探访团逛龙兴里景区文创店 摄影 王筱西

  红色印记: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靖宇山上苍松翠柏环绕,杨靖宇烈士陵园庄严肃穆,这里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每一座雕像、每一段碑文,都诉说着抗联将士忠贞报国的壮举。探访团在此驻足沉思,深切感悟以杨靖宇将军为代表的东北抗联精神。

最美铁路·沈白高铁|通化:高铁连古今 红韵润酒香_fororder_实习沈白3

杨靖宇将军雕塑 摄影 王筱西

  与烈士陵园相呼应的东北抗联纪念馆,通过文物、图片与场景复原,全景式展现了抗联将士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馆内展陈与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的情景教学课程形成联动,让“忠贞报国、坚韧不拔”的抗联精神在沉浸式体验中代代相传。

最美铁路·沈白高铁|通化:高铁连古今 红韵润酒香_fororder_实习沈白4

探访团参观东北抗联纪念馆 摄影 王筱西

  在集安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前,“抗美援朝第一渡”的石碑巍然矗立。这座全长589.23米的大桥,曾在朝鲜战争中成为输送给养的“大动脉”,42万余名志愿军由此奔赴前线,昼夜不息的列车见证了家国大义。不远处的抗美援朝首渡村与第一渡文化廊道,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再现了志愿军先烈的英勇事迹,让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在边境线上熠熠生辉。

最美铁路·沈白高铁|通化:高铁连古今 红韵润酒香_fororder_实习沈白7

集安口岸的国门 摄影 王筱西

  古今交响:历史遗存与生态酒香 

  集安高句丽遗址承载着古老文明的密码,作为东北亚古代文明的重要遗存,其独特的建筑技艺与文化内涵展现了古代民族的智慧结晶。高铁开通后,这座深藏于长白山腹地的文化瑰宝,迎来了更多探寻历史的目光。

  在集安的山葡萄种植基地,北纬42度的阳光滋养着饱满的果实,这里是鸭江谷酒庄的“原料仓”。作为通化特色产业的代表,酒庄将当地生态资源转化为醇厚酒香,与沈白高铁沿线的药香、粉雪等资源共同构成了区域发展的“特色名片”。从田间到酒庄,从生态到产业,这份浸润着山水灵气的酒香,正随高铁驶向更广阔的市场。

最美铁路·沈白高铁|通化:高铁连古今 红韵润酒香_fororder_实习沈白6

探访团品尝鸭江谷的葡萄酒 摄影 王筱西

  沈白高铁的开通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更让通化的红色文化、历史底蕴与生态特产实现“出圈”。这条钢铁巨龙正载着城市的过去与未来,在新时代东北振兴的征程上加速前行。(文 王筱西)

编辑:黄非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