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急救中心:科学减脂避开“减重坑”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11-10 10:42:40

  体重超重的危害很多人都知道,不仅会带来对全身多系统的健康损害,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代谢紊乱、增大关节压力等;长期超重还会影响心理健康,降低生活质量,甚至缩短预期寿命。“在控制体重的路上,不少人都经历过减重、反弹的困扰。往往是减重容易,长肉更容易。”日前,沈阳急救中心急救医生杜斌表示,控制体重不科学不仅会反弹,还会给身体机能带来更严重的负担。

  别把 “饿肚子”当减脂捷径

  “每天只吃水煮菜,主食一口不碰”“饿到头晕眼花,就靠喝水扛过去”……不少人觉得“吃得越少瘦得越快”,可真相是,这样减下去的大多是水分和肌肉,不是脂肪。

  杜斌表示,肌肉一旦流失,基础代谢会直线下降,就像身体的“燃脂发动机”变弱了,后期哪怕正常吃饭也容易胖回来。更糟的是,长期节食还会导致脱发、生理期紊乱,甚至养成暴饮暴食的习惯,简直是“赔本又伤身”。

  别听“运动了就能随便吃”

  “今天跑了5公里,奖励自己一杯奶茶、一块蛋糕不过分吧?”很多人运动后会陷入这样的误区,觉得“动得多就能吃得多”。

  杜斌表示,1小时跑步消耗的热量,可能一杯全糖奶茶就补回来了;辛辛苦苦练30分钟瑜伽,一块奶油蛋糕就能让努力白费。减脂的核心是“热量缺口”,即吃进去的热量要比消耗的要少。

  别信“一周瘦5斤”的快节奏

  刷到“7天瘦10斤”的攻略就心动?别被这种“快速减重”的噱头骗了。

  杜斌认为,健康的减重速度其实是每周0.5公斤-1公斤,这个节奏下,身体流失的是脂肪,不是水分,也更容易适应。如果追求过快的速度,不仅容易反弹,还可能因为营养不均衡损伤身体,比如出现乏力、贫血,甚至影响器官功能,实在得不偿失。

  杜斌建议市民避开坑,按下面这样做才能科学减重不反弹。

  一是均衡搭配,不饿肚子也能瘦。主食别只吃精米白面,换成糙米、燕麦、玉米这些粗粮,饱腹感强还能稳血糖;每餐都要有蛋白质,比如鸡蛋、鸡胸肉、豆腐、鱼虾,吃了能扛饿,还能保护肌肉不流失;蔬菜要多吃,尤其是绿叶菜,热量低、纤维高,能帮你减少主食摄入。另外,用小盘子盛饭,吃到七八分饱就停,别等撑了才放下筷子,这样既不饿肚子,又能控制热量。

  二是运动适当,有氧配合力量,燃脂又稳代谢。别只盯着跑步、跳绳这些有氧运动,搭配力量训练才是“抗反弹”的关键。每周抽3-5天做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可燃烧脂肪;再做2-3天力量练习,比如举哑铃、做深蹲、平板支撑,增加肌肉量。肌肉越多,基础代谢越高,就算不运动,身体也能比别人多燃热量。

  三是做好这些事,悄悄提代谢。每天喝够1.5升-2升水,饭前喝一杯,能减少正餐食量;缺水会让代谢变慢,别等渴了才喝。尽量23点前睡觉,熬夜会打乱身体的“瘦素”和“饥饿素”。奶茶、碳酸饮料、糕点里的糖热量高,还容易让人上瘾,想瘦就换成无糖茶、白开水,馋了就吃点水果,比如苹果、蓝莓,健康又解馋。

  此外,我国的医疗科研也始终在关注肥胖人群的健康,11月7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牵头的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在中国超重或肥胖成人中的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也表明,我国自主研发的双受体激动剂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且能有效帮助心血管代谢。

  杜斌表示,减脂避开那些看似捷径的坑,用科学的方法养成健康的习惯才能真正瘦下来,远离疾病,养回健康的体魄。(文 杨薇)

编辑:张琪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