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外企产品成为营口“新特产”

中新网2018-04-05 18:06:54

    原标题: 营口首届营商大会亮出“乡情牌”:特产和文化艺术展

      4月3日,营口首届营商大会的第二天,由营口市委、市政府主办,营口市委宣传部协办的“营口特产和文化艺术品鉴会”,将乡情、乡音、乡味精心浓缩于一间大厅,一隅一瞬都充满营口元素,激活着营商心中的深深印记,凸显寻觅富庶、敢闯敢试的营口城市基因。

  在精神经济时代,营口打出这样一张润物无声的“文化牌”。地理上的异乡,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鸿沟;营商大会,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衣锦还乡,而是面向未来,唤醒“文化认同”,促进人心回归,进而牵动资本、项目、人才回流。

  展厅一侧的营口特产展示区中,水果、水稻、水产是营商们最骄傲的故乡情结。营口土质肥沃、纬度适宜、光照充裕,适于水果栽培,苹果、葡萄、杏、桃、南果梨等驰誉全国;水稻早在清朝时期就因其籽粒饱满,洁白光亮,口味纯正而成为贡米;凭借海岸线滩涂平坦、水质优异、饵料丰足,鱼、虾、蟹、贝类、海蜇是捕捞和养殖业的丰产增收之源。

  人们在此驻足,回忆越拉越长——冬天地窖里拿出的冻苹果,在火盆上烀得软烂,热吃凉吃都好;多少年来一端起碗,就想起热腾腾的营口大米饭;“生吃螃蟹活吃虾”,只有紧致鲜美的营口“本海”海鲜最地道……

  “三水”风韵以多个知名企业和名优品牌形式呈现,农业、渔业部门的负责同志把营商们拉回到如今:“辽南果乡”卖果难,倒逼出新品种,倒逼出深加工;水稻精耕细作,蟹声鱼影伴稻香;重见鱼虾弋清波,营口用善待自然的行动积淀子孙后代的生活。

  再挪几步,一根蚕丝串起万缕乡情。营口从“轻纺之城”走来,曾几何时,众星捧月般布局的国营和本土民营轻纺工厂令人惊叹“营口制造”的强大活力,大浪淘沙后,丝绢加工产业带着营口轻纺工业的荣光登上快舟,蚕丝被、丝巾等特色产品切分全球市场蛋糕。

  一些营口“新特产”也由此闯进了营商们的视界。“笑妈妈”产品背后,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三的对日本出口塑料包装袋生产商辽宁东盛集团,企业与营口综合保税区相距7公里——7公里,这是营口企业通往世界的距离。“金龙鱼”产品则来自把工厂建在营口港港区内的外企嘉里粮油,那是营口在新时代里的又一段开放故事……

  天下营商站在营口特产前共话乡情,而营口特产或许因此机缘走得更远。加拿大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会长李龙章对营口独到的小海鲜表现出很大兴趣。“加拿大的华人多、中餐馆多,留恋乡土之情的故乡人多,但地道东北菜少,鲜美的小海鲜找不到”,李龙章说,愿意把这些营口美食推介到国外去。

  营口的美景是生态的,营口的人文是温醇的。营口书画底蕴丰厚,本土书画家现场即兴创作,营口市领导将作品赠送给营商大会首日成立的营口营商联合会;盖州皮影戏、营口木浮雕、营口陈氏面塑、盖州风筝等十几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展示,精湛技艺让人啧啧称奇。

  37岁的营商联合会秘书长、义乌安阳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岩在非遗展区停留了很久。18岁离开营口,李岩的记忆里还留存着街边吹糖人、捏面人的手艺人。“到了今天的展会才知道,这么多民族、地域特色技艺的根在营口,开枝散叶在营口”,李岩说,面塑、皮影、木雕,这么多在文化上值得骄傲的好东西符合时代需求,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市场,营口完全能够做好自己的文化产品、文化产业。

  黄瓜、生菜、葱等时令蔬菜,蘸一下营口传统大酱,这样的搭配,是营口几代人记忆中的“蔬菜沙拉”。受赐于晴天碧海,营口曾是东北产盐中心,高品质的海盐遇到了优质的东北大豆,加上包含着12道工序的一个“酿”字,成就了营口传统大酱的百年传承。为了让浓郁的酱香味道长留,营口市不久前开展了“最好吃营酱”评选,海纳食品有限公司的“郑友和”品牌拔得头筹,得以出现在今天的展示品鉴会上,并现场还原了古法酿造场景。

  除了营口版“蔬菜沙拉”,一道凉拌海蜇堪称营口人的“海鲜刺身”。营口捕捞、养殖海蜇由来已久,4万多营口人从事海蜇收购加工经销贸易,足迹遍及及世界各地,国内海蜇加工企业80%以上由营口人开办,为“敢为人先”的营商精神提供了又一个佐证。

  人们围在品鉴台前,拿起筷子,尝一道凉拌或即食海蜇——此刻,乡味是乡情的最好慰藉。

  小提琴曲《欢乐颂》《梁祝》在会场响起,乐声像从60多年前一路传来。这座城市1952年开启乐器生产历史,曾和广州、北京、上海一起,并列四大乐器生产基地。生产乐器的营口同时盛产音乐,营口随处都有会做琴的、奏琴的、听琴的,几十年里,数以百万计的营口人因为音乐丰富了人生。或许,参会营商中,就有儿时被长辈撵上琴凳的营口“乐脉”传人吧?

  资本用脚投票,营口以心相邀。深圳金展珠宝广场总经理王振说,“多年之后再与营口亲密接触,不再是以一个小孩儿的眼光,而是多个角度地从细节感知,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也看到未来发展的空间。”营商们心中暗涌的乡愁,化为建设家乡的动力,积极寻找参与营口发展的契机和方式。

  拥有更多,天下“营商”的故乡印象,从平静走向澎湃。期待更多,天下“营商”的回归之路,从茫然走向通畅。(记者 沈殿成)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