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朝阳凌源市努力探索城市基层党建之路

辽宁日报2018-07-19 11:11:33

  朝阳凌源市努力探索城市基层党建之路

  客车社区党员志愿者为瘫痪老人服务。图片由凌源市委组织部提供

  近几年,朝阳凌源市的社区建设步伐越迈越快,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非常高。“2001年刚成立社区时,一穷二白,一间不足15平方米的办公室,连像样的桌椅都没有。我当时工资180元,成立社区秧歌队时,连给秧歌队买扇子、喇叭的费用都不够。”凌北街道红山社区党委书记陈桂芹对记者说,“现在办公室足有400多平方米,拥有11台电脑、5台复印机,还有打印机、照相机、录像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我们有更强的力量为民服务了!”陈桂芹还告诉记者,这些变化是凌源市社区党建水平的快速提升带来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作为党和政府在城市工作的基础,是各类矛盾问题汇集的第一线。要想把矛盾化解在萌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就要不断增强社区党建工作水平。凌源市在实践中,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机制载体,探索出一条发挥党员作用,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有效途径。

  资源向社区倾斜,使基层党组织有能力服务

  2017年,凌源市调整党建工作领导体系,新设城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级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对城市党建工作进行研究谋划、督促落实。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为街道、社区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

  凌源市委统筹各方力量,从硬件保障、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保驾护航。坚持力量向基层下沉、资源向基层集聚、政策向基层倾斜,通过新建、置换、开发返还、购置、共驻共建等方式投入资金3300万元,使全市40个社区活动场所面积全部达到400平方米以上,打造成为集社区办公、党员活动、居民议事、文化娱乐、卫生保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

  利用社区换届契机,市委组织部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39名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平均年龄在35周岁以下社区专职副书记,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增添动力。

  实施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街道、社区两级党组织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向辖区内其他党组织派驻优秀党务工作人才进行面对面工作指导,推动党建工作规范化开展。

  建立市乡两级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按照财政收入2‰的比例建立基层党建基金,把社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每个社区工作经费3万元、党建经费2万元、专项服务经费10万元全部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凌源市还陆续出台了《凌源市社区书记、副书记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凌源市社区干部管理办法》和《凌源市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激励考核办法》。每年还对社区书记、主任进行不少于3天的集中培训,依托基层干部大讲堂、社区干部培训班等载体,每月对社区干部集中培训不少于1次。

  为留住人才,凌源市为社区书记主任解决了医疗和养老保险问题,并逐年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资标准和工作待遇。

  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极大地增强了城市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全市各个社区呈现出一派干事创业的氛围。

  主题社区建设让服务群众科学化、规范化

  83岁高龄,身高不到1.5米,郭爱芳老人看上去瘦小孱弱。但就是瘦小孱弱的她,每天清晨都要义务清扫社区公共厕所。这样的善行义举,老人坚持了30多年。

  郭爱芳居住在凌源市凌北街道客车社区。2015年,客车社区进行“打造雷锋社区,构建幸福之家”主题社区建设工作,经过居民一致认可,郭爱芳成为客车社区学习雷锋的一面旗帜。

  客车社区位于城乡接合部,人员复杂,治安曾经非常混乱,一度成为凌源“最不招人待见”的社区。朱海凤2014年12月起担任凌北街道客车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她决心从解决群众民生小事入手,让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在上级的支持和她的带领下,困扰居民20年的污水沟污染环境问题和偏僻路段垃圾山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社区党总支累计为居民办实事、好事达310余件次,在居民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社区风气一举扭转。社区中的文明小区是弃管小区,但文明小区的居民王平、刘国伟、马福祥等人,发动居民安装了电动大门、监控设备、院内电灯,增加小区安全系数,还带动小区居民清洁院内卫生;老党员李占友不声不响做了很多好事,谁家有大事小情都去帮忙;修奶奶多年坚持义务清扫楼道……在文明小区里处处洋溢着文明新风。

  客车社区主题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很快在凌源全市推广,目前已涌现出了双圆西“365幸福家庭日”社区、鑫泰“580惠民”社区、鸿凌“四勤”社区、配件“亲情”社区、鸿远“阳光法治”社区等等,每个社区都有鲜明的主题。

  各社区不但有了自己的党建品牌,找到了提升服务水平的抓手,有的社区还更进一步,在社区内部再细化精化服务工作。

  例如北街街道粮市社区将社区分为“六型网格”,每个网格设定一个主题,以主题为侧重开展服务工作。例如,将困难家庭和老年人多的第一网格区定为关爱型网格,广泛动员社区党员、志愿者和共建单位为辖区困难家庭和老年人送温暖、献爱心;将流动人口集中、情况较复杂的第四网格区定为平安型网格,积极开展“平安家庭”“平安单位”“平安社区”等创建活动,并将这些创建活动与宣传防火防盗知识、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慰问困难群体以及民事调解、党员义务巡逻等活动相结合,着力解决社区在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社区与驻街单位共建共享,服务功能进一步放大

  “融合共建”是新形势下充分调动和发挥在职党员进社区,参与社区建设、管理、服务的有效形式,也是形成市直单位、街道社区良性互动,资源共享,构建社区党建工作大格局的一项重要措施。

  凌源市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和协商议事制度、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推行“社区共建”承诺、实施情况通报制度等方式推动党组织深度融合。

  “融合共建”首先是组织共建。社区与结对单位党课一起上、志愿服务一起搞;每月沟通一次党建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互访学习、每半年进行一次党建互评、每年进行一次联合述职。通过这种方式,社区与结对单位建立了紧密联系,实现资源共享。

  例如,凌北街道红山社区与凌钢小学党组织合作,在学校内创建了留守儿童之家。在北街街道西街社区,由党员和爱心人士经营的超市、药店、饭店、粮店、家电维修等商家被纳入服务网络,商家在保证商品质量的前提下,对于社区认证的特殊群众,以低于市场价格提供上门服务。北街街道天元社区通过组织助学助困活动,帮助十多名贫困学生走入大学校园。据统计,全市社区党组织开展的公益募捐活动累计捐款20余万元,救助贫困母亲和留守儿童82人。凌源全市的社区今年已组织开展义诊244次,服务群众1.2万人。

  结对单位无偿培训社区劳动力,从中吸收合格人员成为员工,缓解就业压力;在社区设立初级加工点或办事处,有效增加居民收入;与社区联合开发项目,为社区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等。

  不仅仅是服务了群众,“融合共建”还使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得到显著提升。在每月固定党日活动当天,辖区内党组织主动参与社区组织的集中学习、环境卫生整治、走访慰问贫困户等各类活动。 

  “融合共建”在扩大党组织服务群众覆盖面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年初以来,全市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内党组织共同努力,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56件次,帮助离岗失业人员、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大学毕业生700余人实现创业就业。(记者 王云峰)

编辑:李静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