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补齐民生短板 厚植民生沃土——丹东密织百姓幸福网

辽宁日报2019-01-15 17:01:03

  补齐民生短板 厚植民生沃土——丹东密织百姓幸福网

鸭绿江口湿地建设让市民游玩有了好去处。资料片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丹东市委、市政府从人民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振兴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倾情倾力保民生、惠民生,坚持把增量的85%用于民生事业。

  翻开2018年丹东的民生账本,可以清晰地看到:3.7亿元支持教育均衡发展,1.5亿元推进“平坦计划”“青草计划”“照明工程”等重点民生工程,6.9亿元落实城乡医保和公共卫生项目补助政策,4.5亿元落实城乡低保户、残疾人等群体救助福利政策,1.4亿元落实公益性岗位等就业创业和失业保障政策……这些“看得见、摸得着”内涵丰富的数据,密密编织起民生幸福网,大大提升了群众获得感。

  补齐民生短板共享发展成果

  “现在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好,日子越过越幸福。”数九寒天,坐在自家的热炕头上,宽甸满族自治县牛毛坞镇泉山村村民孙忠厚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

  75岁的孙忠厚眼部有残疾,妻子患重病,儿子智力残疾,几亩玉米地是唯一的收入来源,日子过得紧巴巴。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真帮扶,小康路上不落一人。这几年,在各级政府和帮扶单位的扶持下,孙忠厚一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现在政府给申请低保,看病国家报销一大部分,加上我们是残疾人,一年全家能领上万元的生活补贴。”孙忠厚说。

  见微知著,暖由心生。丹东财政收入并不宽裕,但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头等大事,顺应群众期盼。去年年初以来,全市安排3.7亿元支持教育均衡发展,安排1亿元确保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安排1.5亿元推进“平坦计划”“照明工程”等重点民生工程,筹措6.9亿元进行城乡医保和公共卫生项目补助,安排4.5亿元落实城乡低保户、残疾人等群体救助福利政策,安排1.4亿元落实公益性岗位等就业创业和失业保障政策,安排6100万元支持城市棚户区改造……

  1月15日,在市府广场附近,来来往往的行人悄然发现:清晰的交通标志、标线和港湾式公交车站点极大地改善了锦山大街的交通环境,来往车辆畅通无阻。“不仅路修得越来越好,连公交站点也这么人性化,老百姓的幸福感真是一年比一年强了!”正在公交站点等车的市民由衷地说。

  针对与百姓出行、吃水、停车位等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丹东加大改造建设力度,城市建设管理日益精细。一年来,完成锦山大街、黄海路等道路提升改造,宝山大街、江城大街等9处低洼易涝区改造,桃源立交桥、东尧桥等10座桥梁维修改造。完成主要街路及小区供水管网改造22公里。全线贯通应急输水管线,实现第二水源向市区水厂供水。完成丹东客运站维修改造,建设公交停车场3个、公共停车位1000个。完成裸土覆绿、山体生态修复工程两处,新增绿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成新区鸭绿江彩色健身步道4.5公里。

  厚植民生沃土提升幸福指数

  2018年12月25日,丹东公交总公司“安东行”手机APP试运行,市民可在全市58条城市公交线路、572辆公交车实现扫码乘车,替代以往市民使用现金或刷卡乘车的支付方式。

  同年12月29日,维修改造后的丹东客运总站正式投入运营。此次维修改造分为室外、室内、配套工程三部分,在硬件、软件方面有较大提升,使丹东客运总站成为一座功能、设施现代化的一级客运站。

  如今,在丹东城乡选择公共交通出行非常方便。

  丹东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2018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市建设星级幼儿园289所,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58所,国家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全部通过验收,启动“健康城市”建设,持续扩大新农合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覆盖面,建成标准化乡镇卫生院27家,18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与国内8600家相应机构联网直接结算,城市和县域医联体分别达到4个、7个,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建成乡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性文化示范点30个,在农村放映电影8000余场(次),建设小型专业博物馆10个……

  通过大力实施就业扶贫,加强技能培训扶贫,积极拓展扶贫车间吸纳、返乡创业带动、劳务协作输出、公益性岗位安置等4个渠道,丹东统筹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工作。2018年,丹东城镇新增就业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66%。

  厚植民生沃土,百姓幸福指数明显提升。2018年,丹东养老金“十四连涨”、城乡低保“十三连涨”,抚恤优待等救助标准稳步提高;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3000余万元,为两万余名残疾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丹东惠民卡”APP上线运行,远程认证率达到78.3%;完成棚户区住房改造1647套、农村危房改造2140户、老旧小区改造17个;1.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40个贫困村销号。

  “小财政”托起“大民生”,丹东民生财政保障实现了“育有所补、学有所教、壮有所用、老有所养、食有所安、住有所居、行有所便、病有所医、贫有所助、残有所靠、终有所葬”,提升了百姓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尊严。(记者 蔡晓华)

阅读
 
编辑:李静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