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走进鞍山 感受雷锋精神的“组团”传承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19-02-26 11:38:30

  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报道(李子平):在鞍山,雷锋只工作了一年多。但是这些平凡的鞍山人,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一代代续写着“雷锋日记”。

  不管是把工作室做成善行善举的枢纽,还是把车间打造为全员创新的平台,或在社区形成好人好事的发动机,对于鞍山来说,雷锋精神已融入整个城市的血脉,“无需念起,已然情深”。雷锋虽已离开,但雷锋精神一直都在。

  2月25日,辽宁“踏着雷锋足迹,弘扬雷锋精神”网络媒体行活动的第一站来到鞍山。

  郭明义工作室:打造学雷锋平台

  1958年11月,雷锋赴鞍钢工作,虽然极力想成为一名高炉前的炼钢工人,但因为此前在农场当拖拉机手的经历,而被分配到了鞍钢的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当推土机手,但雷锋没有气馁,他当场表示:“我就甘当螺丝钉了,党把我拧在哪里,我就坚守在哪里。”

走进鞍山 感受雷锋精神的“组团”传承

在鞍钢博物馆,鞍山钢铁集团党委宣传部长聂振勇介绍雷锋事迹。(摄影 李子平)

  在鞍钢博物馆,珍藏着雷锋当年的节约箱和数不清有多少窟窿的工作服。这样艰苦奋斗的精神,至今影响着一代代的鞍钢人。在鞍钢郭明义爱心工作室,在郭明义同志使用的油漆斑驳的人造板电脑桌上,鼠标垫已经磨出了白色的橡胶底,仍然舍不得更换。一个用了多年未换的电磁炉和一口锅,是郭明义平时热饭所用。

走进鞍山 感受雷锋精神的“组团”传承

郭明义用的鼠标垫已经破旧斑驳,有媒体将印有雷锋图像的新鼠标垫留给了郭明义。(摄影 李子平)

  据郭明义爱心工作室主任吴峥介绍,郭明义爱心团队成立于2009年7月,下设希望工程爱心联队、无偿献血志愿者应急服务大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大队、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慈善义工大队、红十字志愿者急救队、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应急捐献志愿者八个专项服务项目。

  目前,鞍钢郭明义爱心工作室已经成为求援求助和善心善举汇聚、分发的枢纽平台,每天都要接受并处理20多个求助信息。工作室创立的困难捐赠的“五公开”做法,成为鞍钢乃至全社会学雷锋的一个新的活动品牌。

  7年来,工作室共审核批准700多个团体、120多万名志愿者加入郭明义爱心团队,推动了郭明义爱心团队不断发展壮大。

  李超工作室:立足岗位钻研创新

  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也是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在鞍钢,李超工作室等一批以忘我工作、锐意创新为追求的团队,正在工作岗位上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李超,鞍钢股份公司冷轧厂4号线设备作业区作业长兼党支部副书记。作为一位由普通工人成长起来的发明家,他先后解决生产难题230多项,59项成果获厂和鞍钢以上奖励,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专有技术4项,国际发明金奖1项。创造经济效益1.3亿元以上。

走进鞍山 感受雷锋精神的“组团”传承

李超(右)在接受媒体采访。(摄影 李子平)

  李超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每当遇到技术难题他都能快速组织起跨产线、跨区域的创新团队,联盟攻关,提高了创新的效率和威力。

  团队作战系列事迹中,李超治“雪”的故事非常精彩。一次,冷轧2号线引进了一套日本进口除碱气环保设备——雾滴分离器,但在机组投产后却发现不断有雪花状的东西从30多米高的烟囱飘下来,从远处看像下雪一样。经过PH值检测,呈碱性。原来是碱液泡沫被抽到烟囱里,说明雾滴分离器没有起到应有的分离作用。飘出的碱液不消除,会直接造成环境污染。

  日方同意就这个设备赔偿损失,但烟囱飘雪的问题仍没有解决,李超心里很不舒服。他同身边的技术人员沈文成、张泽峰等人结成了攻关小团队,一有时间就凑在一起琢磨这件事。他们多次爬到40多米高的厂房上观察烟尘排放,到处寻找资料研究类似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基础构造,钻到分离器里面查看,终于找到了故障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改进,大烟囱从此再也不飘雪花了。半年后,日方专家进行跟踪调查。当他们看到烟囱上方没有雪花时感到很惊奇,以为鞍钢更新了设备。当他们看到还是那套日产分离器在工作时,惊讶地问李超:“你们是如何解决的,能否告诉我们?”李超对他说:“这是我们的技术,是know how,你们如果想得到,可以和我们公司谈商务合同。”日本人无奈地摇着头,李超却开心地笑了。

  孙宝江团队:打造善二代集合地

  在鞍山,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传承,正在一代又一代鞍山人中传递。

  孙宝江,鞍钢集团综合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矿渣开发公司矿渣作业区一名普通翻罐工,同时也是一名爱心志愿者。19年来,他积极筹办公益志愿服务活动500余次,并吸纳社会各界志愿者800余人,筹集善款160余万元,个人总志愿服务时长达到25550小时。

走进鞍山 感受雷锋精神的“组团”传承

孙宝江(左三)团队合影。(摄影 李子平)

  在他的团队里,善二代正在不断涌现,既有身残志坚的儿子行善举吸引母亲加入,也有母亲学雷锋带动女儿参与。他们,让孙宝江团队不断壮大,也让孙宝江备受感动。“我是出名了,很多人知道我。但是我的背后是他们,默默无闻地奉献。”说到团队,孙宝江眼角含泪,不断地把团队成员拉到媒体面前介绍:“他献血献了四万多毫升,他生意做得好对公益有求必应,她认真负责,除夕还在一线服务……”

  孙宝江首创了全国第一张 “关爱老年人应急联系卡”,最初只是在所居住的街道发放,得到了社区老人和家属的热烈反响,如今,应急联系卡片从一个社区发放到全国16个城市,累计达10万余张,已为千余老人摆脱困境。“请媒体朋友们也都带上一些,帮我们分给有需要的人。”面对镜头,孙宝江仍然不忘宣传公益。

  向上,向善。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如同二月春风,在钢都传递着温暖,孕育着力量。

    

阅读
 
编辑:李静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