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报道(吕文卫):脱贫攻坚战以来,北镇市大市镇华山村理清发展思路,充分利用特有资源,创新特色产业扶贫模式,到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7800元,贫困户全部脱贫。
华山村是一个极具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老村庄,据考证,辽金时期就形成了人居村落,已有千年历史。2015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8户,占全村总户数的四分之一,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如今,华山村彻底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成为新兴热门的乡村旅游景地。
挖掘资源潜力 发展特色产业
华山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非常适合中草药材的种植。2017年村里成立了中草药合作社,村自筹资金16万元、利用财政扶贫资金17.2万元,发展中药材产业项目,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8户13人脱贫。
78岁的建档立卡户李素文老人的儿女代替她在合作社打工,仅这一项每年就增加收入1000元左右,加上每月低保、社保的收入,老人在2017年末就脱了贫,还在政府的扶持下翻建了新房。
2017年,华山村还争取到了省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200万元,建立葡萄酒厂,对本地优质葡萄进行深加工,并通过线上线下等渠道销售,2019年末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元。2016年11月,华山村被列入了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同时,华山村争取到了上级资金300万元,翻建修缮民居、重修村路、治理古河道、种植景观树并新建了停车场,这为该村发展乡村旅游打下了基础。
发挥资源优势 增强集体活力
2019年,华山村依托本村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全力打造“村集体+农业+旅游”模式,想方设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2019年末,为全力打造天门山古村落AAA级景区,该村成立了北镇市传统村落康养旅游有限公司。村集体利用上级资金300万元入股,占股比例20%;旅游公司负责旅游发展规划及运营管理,占股10%;农户以林地资源及房屋入股,占股70%。将来景区收费的70%给村民分红,20%作为村上提留的公积金和公益金,10%作为旅游公司运营费用。预计到2020年底,可实现年收入100万元、利润50万元、安排就业50人、村民人均分红600元、村集体收入10万元。
整合资源合力 精准对接项目
锦州、北镇两级政府积极协调帮扶单位对华山村全力帮扶。
2018年,锦州市委宣传部、锦州市财政局、锦州市公安局港口分局投入42.5万元,实施光伏发电项目,带动贫困户18户30人脱贫,每人每年增加收入800元;2019年,中国石油锦州分公司在华山村成立了助农服务公司,收购农民的粮食、水果等农副产品对外销售,产生的经济效益带动贫困户22户30人脱贫,当年人均增加收入1000元;2015-2017年,协调有关部门,新修户户通水泥硬化路面7公里,安装了168盏太阳能路灯,新建两个总面积为1600平米的文化广场,并配备了健身器材;2018年,新建60平米的卫生室。村里大街小巷栽植梧桐树500多棵、看桃600多棵,栽植花草2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