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举行的2022呼和浩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滑冰联赛上,参赛选手在速度滑冰比赛中。新华社发
【问计民生】
北京冬奥会点燃的冰雪运动热情,已经传递到大江南北。全国人民与奥运健儿一起经历了一场“冰雪狂欢”。带上雪具,奔赴雪道,纵情冰雪间,全民参与冰雪运动成为一股潮流。
如何将这股热潮持续下去,扩大“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辐射面,让冰雪运动自然又深入地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很多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
时代赋予发展良机
寒假期间,正在北京市东城区上幼儿园大班的张金鸣小朋友在父母带领下,去滑雪场体验了一次滑雪。刚开学,他便迫不及待地和小朋友们分享滑雪体验,小朋友们围成一团,争先恐后地喊:“我也去滑雪了!”
冰雪运动有多火热,朋友圈里就能感受到。
根据《“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自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至2021年10月,我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总人数达到3.46亿人。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晓慧委员说:“时代赋予中国冰雪运动良好的发展机遇。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无疑是促进冰雪运动发展最现实的契机。”
冰雪旅游的发展则为冰雪运动发展带来重要的经济契机。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代表是北京冬奥会火炬手,他所经营的宝泉景区打造的太行雪乡景观中,融入了不少冬奥元素,吸引了众多游客。裴春亮代表说:“冰雪旅游是人们了解、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途径。”
《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2)》指出,预计2021—2022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到3.05亿人次,我国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达到3233亿元。数字显示着冰雪旅游对普及冰雪运动的推动作用。
杨晓慧委员认为,持续加强冰雪体育教育成为推广冰雪运动的教育契机。2016年《吉林省“百万学生逐雪嬉冰”工程实施方案》印发,设定了“建设500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目标,到2020年时已建设冰雪运动特色学校557所。黑龙江省共有2824所中小学开设了冰雪体育课程,占学校总数的87.1%。
“这些在教育方面的持续投入,是冰雪运动走进生活、成为未来生活常态的保障。”杨晓慧委员指出。
现实瓶颈亟须破解
10年前,山东姑娘林昕到北京上大学,第一次接触滑雪就喜欢上了,但即便在冬季,她滑雪次数也屈指可数。“那时候滑雪场条件有限,费用高、人挤人。”
过去,冰雪运动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偶尔尝鲜之举。“让冰雪运动走进日常,我们还有不少现实问题需要解决。”很多代表委员表达了这样的共识。
“一个问题是冰雪运动消费门槛较高,相比普通的群众体育项目,对装备水平、日常投入等的要求更高。”广东粤剧院院长、党委书记曾小敏代表说,“尤其在广东等南方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民众参与冰雪运动成本更高”。
广东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代表认为,出于运动风险、组织安全等原因的考虑,一些企业和高校参与冰雪运动相关建设的力度,还未达到人们的期望。
“我认为冰雪运动和体育教育融合仍有很大空间。冰雪运动进校园成果显著,但在冰雪专业师资培养、校际资源共享、家长支持、校园冰雪文化培育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加强。”裴春亮代表说。
冰雪运动有望成为生活方式
北京冬奥会上,谷爱凌、苏翊鸣等运动员的精彩表现,激发了越来越多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
杨晓慧委员认为,推广冰雪运动,要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解决场地设施问题,着力提升冰雪设施的质量,改善冰雪运动的环境,优化冰雪场地的分布,让想要参与冰雪运动的百姓可以方便、实惠地享受高质量的冰雪运动服务。
“同时,要塑造热爱冰雪运动的社会文化和氛围。”杨晓慧委员说,“可以通过营造浓厚的冰雪运动氛围,激发更多家庭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让冰雪运动成为老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
民盟辽宁省委副主委、本溪市委主委,本溪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萌娇委员认为,要让冰雪运动的“火”,带动冰雪经济的“活”。“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源,支持青少年学生走进优质的冰场、雪场开展冰雪运动,使青少年学生喜欢去、消费得起、学得好。”(光明日报记者 尚文超 张胜 刘勇 王胜昔)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