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积极“引湿入城” 摄影 虞伟
近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中国武汉和瑞士日内瓦两地拉开序幕。大会期间,《湿地公约》秘书处向全球第二批入选“国际湿地城市”名单的25个城市颁发证书,其中的7个城市来自中国。辽宁盘锦名列其中,是东北地区唯一入选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名单的城市。
至此,全球现有的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中国占据13席,数量居全球第一。
由公约认证的“国际湿地城市”,被誉为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盘锦这张“国际名片”来之不易。
盘锦湿地栖息着丹顶鹤等野生动物 供图 盘锦发布
盘锦境内分布各类湿地24.96万公顷,栖息着477种野生动物,其中包括丹顶鹤、黑嘴鸥、西太平洋斑海豹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24种,大天鹅、灰鹤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54种。全球9条候鸟迁飞通道中,有4条经过中国,作为64处国际重要湿地之一的盘锦湿地,正处在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上。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盘锦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把湿地生态和物种保护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前提,在湿地生态修复、黑嘴鸥种群和栖息繁殖地研究与保护、丹顶鹤人工繁育与野化放归等方面建立了科学的管理体系,形成了先进的保护机制与措施,取得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课题成果。
盘锦湿地 供图 盘锦发布
努力的成果显而易见:盘锦湿地2004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沼泽湿地”;2013年被中央电视台等评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2022年11月9日成立的“中国候鸟迁飞通道保护网络”里,盘锦湿地成为其中重要区域。
殊荣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来自不懈的坚持和守护。
对于湿地,盘锦人有一种失而复得后的珍爱。这方“净土”过去曾被农业围垦和水产养殖等活动一步步侵占,“退养还湿”已势在必行。盘锦市委、市政府克服了重重困难,全面完成“退养还湿”任务,实现滨海湿地所有养殖设施全部拆除,574户养殖业户全部退出,8.59万亩被占湿地全部恢复,新增自然岸线17.6公里,造就了全国最大的“退养还湿”单体工程。“当时血本无归,搁谁谁都心疼。”经历了这一切的盘山县海参养殖户陈志海说,但咱们这代人不能光想着自己,得给子孙后代积德。
盘锦湿地上的丹顶鹤 供图 盘锦发布
盘锦的芦苇荡是丹顶鹤迁徙通道中的一个重要停歇地,盘锦素有“鹤乡”的美誉。苇海深处的养鹤人——市林湿保护服务中心鹤类繁育保护站工作人员赵仕伟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年,他曾说“人心好、鸟知道”。赵仕伟最大的理想是野生丹顶鹤种群数量壮大到一定程度,达到生态平衡,然后再不需要养鹤人。
同为湿地精灵的守护者,30年前就创办了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并任会长的刘德天,影响和带动了一批人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有越来越多的人增强了环保意识。协会从成立之初的四十七人,发展到如今的三万两千多人,其中辛苦一言难尽,但刘德天说:“只要我们懂得给自然界让出空间,它就会还我们一整片蓝天。”
盘锦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 供图 盘锦发布
盘锦人爱湿地、爱家园。盘锦市以“碧玉入盘、锦上添花”为主题,精心打造百公里健康绿道,积极“引湿入城”,7条水系环绕的双台子老城区星罗棋布“鹤乡园”等12个小微湿地。盘锦居民王爱珍常常在湿地公园走一走、坐一坐,“城里孩子能听到蛙声,家门口就能看看鱼呀、鸟呀,真好。”
盘锦人用多年的坚持,换来了湿地的“滋养”;湿地也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回馈了盘锦人的守护。(文 王巍)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