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沈英才”是一趟开往传奇之地的列车;是一趟开往北纬42度黄金产业带的列车;是一趟开往振兴发展火热一线的列车;是一趟开往实现人生梦想之地的列车……
1月18日,北京往返沈阳的“兴沈英才”列车正式开通。这是沈阳市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深化京沈合作、央地合作的重要举措。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王新伟出席首发仪式并宣布列车开通。
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王新伟(左四)宣布列车开通 摄影 袁媛
近年来,沈阳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统筹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动“创新沈阳”品牌建设,推动人才队伍发展壮大、人才平台能级提升、人才创新活力迸发、人才环境持续优化,已先后出台了“人才新政24条”“人才新政4.0版”等政策文件,人才工作直接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作用得到充分显现。特别是2022年以来,沈阳市发布“兴沈英才计划”,进一步聚焦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培育、创新体系完善等全市科技创新重大任务,以科技人才的引、育、留、用,实现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融合发展。
“兴沈英才”列车 摄影 袁媛
本次开通的“兴沈英才”冠名列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推进与北京专家、重要客商合作交流的具体举措。冠名列车选定的是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下辖的380型动车组,采取发放贵宾卡、专属渠道票务服务等方式,为受邀北京专家及重要客商往返沈阳提供免费乘车服务,并在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下辖全部列车上播放沈阳宣传视频,大力宣传推介沈阳资源禀赋、人才政策和营商环境,扩大“兴沈英才计划”的吸引力、影响力。
目前,沈阳已向首批认定的671名北京专家学者、重要客商发放了贵宾卡(黑卡116人、金卡331人、银卡224人),邀请来沈开展科技研发及项目合作,加速推进了一批汽车零部件、数字经济、新能源、生物医药、农产品深加工等合作项目。以本次“兴沈英才”冠名列车开通为契机,沈阳市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推动与各领域人才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项目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交流,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环境,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沈阳市向首批认定的专家和客商发放了贵宾卡 摄影 袁媛
在现场,王新伟与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国家微重力实验室戴国亮博士等嘉宾会谈,对大家关注支持沈阳振兴发展表示感谢。他说,沈阳进入了蓄势腾飞的新时期,按照辽宁省委、省政府部署,启动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在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中挑大梁担大任、当先锋作表率。
活动现场 摄影 袁媛
王新伟强调,沈阳振兴,人才先行,希望各位专家和企业家能够把在各自工作领域的研究成果、产业资源、宝贵经验与沈阳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结合融合,发挥自身工作优势,积极贡献智慧力量。沈阳将进一步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竭诚为各类科技创新人才、产业高端人才和重点领域专门人才提供优质服务。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国家微重力实验室戴国亮博士接受媒体采访 摄影 袁媛
戴国亮等嘉宾高度评价沈阳对人才、客商的重视和礼遇,表示将结合沈阳振兴所需,把更多科研成果和项目带到沈阳,实现合作共赢。戴国亮表示,“兴沈英才”政策的出台,给予了科技人才多种支持和待遇。“兴沈英才”专列的开通,极大地方便了科研人员在沈转化科技成果。专列的服务方式既新颖又实用,用高铁互联互通的方式打通了人才柔性引进的最后一公里,充分体现了沈阳坚定不移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心。
智优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宇接受媒体采访 摄影 袁媛
“回沈投资以后,公司的发展和取得的一系列成绩,从侧面能够说明沈阳营商环境的变化。政府的办事高效、公开透明、风清气正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企业发展的很重要的要素。”受邀嘉宾、智优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宇认为,“兴沈英才”专列的开通,对京、沈两地的交流,对吸引北京乃至全国的人才,对打通资金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形成精选的区域协同,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兴沈英才”专列的开通吹响了全国乃至全球人才汇聚沈阳的集结号,为沈阳的全面振兴和全行业振兴吹响了冲锋号。
首发仪式上,沈阳市政府与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现场 摄影 袁媛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千里,总经理王辉;沈阳市领导李军、闻然、王庆海参加仪式。(文 袁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