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仓廪实,天下安。东北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商品粮输出基地,近年来,在端牢“中国饭碗”上下足了功夫,既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也不断创新培育新品种,用农业科技煮香“中国饭”。
近日,国际在线黑龙江频道、吉林频道、辽宁频道共同策划推出“‘东北粮仓’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系列报道,邀请三省的基层代表、农业专家为东北农业发展建真言、献良策,为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力量。
国际在线报道:东北连年丰收的背后,是黑土地上新科技日益涌现,协作链层出不穷,新农人意气风发,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那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如何实现多措并举提升寒地水稻生物育种能力?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在粮食生产中的支撑作用?针对这些问题,来自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农业专家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张艳:用养结合 持续为粮食生产提供保障
张艳 受访者供图
黑土地是最肥沃的耕作土壤之一,但其开垦初期“投入少产出多”的现象导致人们误以为黑土地可以在无保护的状态下持续稳定地生产粮食。针对黑土地的保护利用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科学院土壤所所长、研究员张艳表示,黑土地是一个生命体,需要不断进行培育,实行用养结合才能持续地为粮食生产提供保障。在这方面,辽宁已经探索出适宜不同区域土壤类型的技术模式,为黑土地保护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辽宁省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光热资源相对丰富、耕地较为集中、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是开展黑土地保护可持续利用的优势区域。依靠科技支撑,不断探索工程与生物、农机与农艺、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辽宁目前已经探索出“旱作区玉米-大豆轮作黑土保育技术模式”“水田区黑土保育技术模式”“旱田区秸秆还田深耕深松培肥技术模式”“平原水田区保水保肥技术模式”4套技术模式,并通过不断加强黑土地保护,用养结合、绿色循环,长效丰产的辽宁黑土地保护技术体系初步形成,辽宁走出了一条开发与保护并举的黑土地治本之路。
“铁岭昌图县作为黑土地保护利用工作试点县,在采取一系列黑土地保护核心技术模式后,试点项目区累计多年有机质提高10%以上,化肥投入亩减施15%以上,土壤蓄水保墒稳产能力显著增强。”张艳称,黑土地地力恢复提升,农产品提质增效,推动了东北由传统农业向智慧型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实现了黑土地永续利用。
魏健:发挥科技优势 支撑粮食增产
魏健 受访者供图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2022年吉林省粮食产量达到816.16亿斤,是东北三省唯一增产省份,比2021年增产8.32亿斤,居全国第五位,单产列粮食主产省第一位。“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科技在粮食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国家万人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吉林省长发农业集团创始人、博士生导师魏健说道。
2021年至2022年,吉林松原大豆繁育基地使用智慧农业技术,获得了亩产268公斤/亩的高产纪录。魏健认为,长远来看,粮食生产要依靠技术。保粮食安全,也必须要在技术服务、技术创新上下足功夫。只有通过科技引领和示范,才能种好田、保丰收。
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繁育大豆良种也为粮食增产打下了良好基础。五年多来,吉林省长发农业集团与中科院、吉林省农科院、吉林农大开展科技合作,以大豆育种为主攻方向,完成国家及省重大科研项目12项,通过转化落地,主推一系列大豆高产技术,为大豆扩种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持,强化了农业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建设。培育的吉农74、吉农75已经成为吉林省大豆生产主导品种,在全省大面积种植和推广。
聂守军:优化“种业芯片” 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聂守军 受访者供图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我国寒地稻区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粳稻种植面积近6000万亩,占全国粳稻总面积的45%,是国家最重要的优质稻谷生产基地。黑龙江省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肩负着实现粮食综合产能1600亿斤以上的重任。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聂守军建议,将“提升寒地水稻生物育种能力”纳入种业振兴行动长期支持项目,以优异种质资源和现有优良水稻品种为基础材料,利用创建的寒地生物育种技术体系,聚合水稻优异功能基因,实现育种后代优异性状的集成与累加,选育出兼具优质、高产、抗病、抗倒、耐冷、耐盐碱、生态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并通过新品种的转化、推广带动总产提升。
优化“种业芯片”的同时,他还建议,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在保持现有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通过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赋能寒地水稻增产增效,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长期的科技支撑。(文 杨薇 于灵爽 王胜男)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