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年行动 首战之年看沈阳丨向“新”出发 沈阳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新华网沈阳8月6日电(关溪涓 赵健彤)聚集7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个国家级驻沈大学科技园、38个国家级双创载体,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207家……在创新策源力赋能下,2023年一季度,沈阳市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营业收入、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服务)收入、实际上缴税费等多项指标均实现正增长。
科技创新,已成为沈阳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瞄准关键核心 打好技术攻坚战
今年3月,由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山东裕龙石化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中国首台套150万吨/年乙烯“三机”,在营口港装船出发,运往山东。
过去十年,沈鼓在这一领域先后完成了100万吨级、120万吨级、140万吨级和150万吨级的研发生产任务,打破了国外相关高端装备制造产品的技术垄断。
国家所需,沈阳所能。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沈阳拥有一批事关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
2月14日,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在车间工作。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近年来,沈阳市聚焦解决“卡脖子”问题,积极探索形成“325沈阳模式”,瞄准高端装备、航空、集成电路和医疗装备等重点产业链,设立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支持15家科技领军企业牵头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目前,在沈阳市滚动实施的105个“揭榜挂帅”项目中,已解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问题178个,开发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及专利、标准等241项。
其中,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攻克了“真空干泵节能技术”、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攻克了“光刻涂胶显影工艺”等“卡脖子”难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牵头研制的超大型盾构机用直径8米级主轴承“破壁者”、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60兆瓦空气储能装置压缩机和150万吨/年乙烯“三机”等创新成果,实现了国产首台套、替代进口乃至国际首创的重大突破。
聚焦深度融合 围绕产业链配置创新链
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是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作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沈阳在科技资源配置改革上的探索脚步从未停歇。
2022年9月,随着辽宁实验室正式揭牌运行,以国家实验室为目标,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为引领,省、市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为主体的具有沈阳特色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初具规模。
2022年9月5日,辽宁实验室揭牌。新华社发
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达到1457个,其中国家级75个、省级948个、市级434个。全市新型研发机构达到100个。
逐步形成以辽宁实验室为龙头,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基础,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支撑,以各级各类创新平台为载体,持续向产业发展赋能的沈阳市创新平台体系。
在此基础上,沈阳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让“科研之花”结出“产业之果”,一批高质量科技成果集中涌现、落地转化,创新的红利正在持续释放。
目前,沈阳全市建库培育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达138个,±1100kV换流变压器、悬臂式智能掘进机等产品积极抢占国内制造业价值链高端环节。
2022年,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完成产值1123.4亿元,同比增长11.1%;今年上半年预计完成产值525亿元,增长6%。截至2022年底,高端装备行业占比达34%。预计2023年,高端装备行业占比提升至35%。
营造创新生态 把人才留住用好
“新化合物合成工艺中的试剂指标调整一下,再进行多样本比较!”在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项目负责人段连成博士正带领团队进行科研攻关。
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的段连成是企业近年来引进的博士人才之一。
当被问到“吸引留沈的核心要素是什么”,段连成说,有优厚的激励政策,有宽阔的发展空间。
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受访对象供图
招才纳贤,必须将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在市属高校大力推行教师分型、协议年薪、科研奖励等创新制度,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营造人才敢为、人才能为、人才有为的创新生态;成立沈阳市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建立专属服务机制,建设沈阳数字化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人才政策一网通办、服务一网兑现、诉求一网受理;扩大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服务范围,建立高层次人才主动健康保障机制……沈阳围绕引才、育才、用才、服务,推动创新体制机制重塑性改革,为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
此外,沈阳市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扩大企业人才自主认定授权范围,试点单位达到304家。沈阳也成为全省唯一一个科技人才分类评价试点城市,并确定了沈阳医学院、沈阳市环科院、东软集团3家试点单位。今年上半年,沈阳市认定人才781人,累计征集47个“带土移植”团队引育需求及项目,位列全省第一。
目前,在沈工作院士51名,其中沈阳本地院士24名、院士工作站12家、本地单位外聘院士1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594名。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