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沈阳遇见仁和 攀枝花市仁和区城市推介活动走进沈阳
2023-09-17 17:52:5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巍责编:赵滢溪

  “多年前,我随父母一起,响应国家号召,离开了我生活了17年的故乡辽宁,到四川攀枝花支援三线建设。一回首,已是半个多世纪。”9月16日,“暖暖的花城、有爱有阳光”攀枝花市仁和区2023城市形象推介会在沈阳市举行。68岁的梁钢登台致辞,用他的故事为沈阳与攀枝花两地牵上了羁绊。

  五十载,情感相融;三线情,血脉相通。梁钢扎根攀枝花的故事,是众多三线建设者的缩影,亦是两地同为共和国工业之子的血脉赓续……两座城,似乎有别样的渊源。

秋日沈阳、遇见仁和 攀枝花市仁和区城市推介活动走进沈阳_fororder_攀枝花11

活动现场 摄影 王月

  三线建设缔造“第二故乡”

  “东北人、东北魂,来了都是攀枝花人。”在当日的推介会上,攀枝花市仁和区委副书记、区长苟军在致辞中说,从沈阳到攀枝花市仁和区直线距离2600公里,远的是地理距离,近的是相融相合的气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东北味早已融入攀枝花人的骨血里,无论是“攀枝花的沈阳人”还是“沈阳的攀枝花人”,早已是一家人。

  上世纪60年代,数以万计的东北热血青年奔赴攀枝花,以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投身三线建设,创造了在2.5平方公里土地上建设成套钢铁厂的世界奇迹。

秋日沈阳、遇见仁和 攀枝花市仁和区城市推介活动走进沈阳_fororder_攀枝花6

现场演出 摄影 王月

  作为三线建设亲历者,梁钢感触颇深:“攀枝花是个移民城,很包容。这里有很多像我这样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不用在意语言,都能听得懂,随时都能遇到老乡,所以我到攀枝花50多年了还是乡音未改。”

  历经岁月沉淀,“三线精神”时至今日依旧闪烁着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是攀枝花乃至沈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也成为两地共同的精神羁绊。

  10000颗芒果带来甜蜜印象

  甜蜜,是当天推介会上,沈阳人民最深的感受。

  活动中,攀枝花市仁和区通过多种形式的城市形象推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攀枝花市仁和区的文旅资源、城市形象。特别是10000颗晚熟芒果、苴却砚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攀枝花仁和特色产品,带沈阳人民“云”游了四川最南端。

秋日沈阳、遇见仁和 攀枝花市仁和区城市推介活动走进沈阳_fororder_攀枝花4

市民品尝“仁和好芒” 摄影 王月

  “得益于攀西地区独特的干热河谷气候以及纬度优势,攀枝花市仁和区颗颗芒果晒足2300小时,富含胡萝卜素、矿物质和17种以上的氨基酸。”随着工作人员的介绍,有着“纬度最北、海拔最高、成熟最晚”标签的“仁和好芒”揭开面纱。体验者三五成群,品尝拍照、合影打卡,用舌尖味蕾感受阳光的甜度。

  沈阳市民杨先生说:“之前只知道攀枝花是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通过今天的活动才知道,原来那边阳光这么好、水果这么甜,有机会我一定会去看一看。”

秋日沈阳、遇见仁和 攀枝花市仁和区城市推介活动走进沈阳_fororder_攀枝花7

现场演出 摄影 王月

  除了香甜的“仁和好芒”,推介会上,苴却砚、俚颇彝绣、羊皮鼓舞等传统非遗,也让嘉宾近距离、沉浸式感受了攀枝花仁和的璀璨文化;手打糍粑、各色果干等攀枝花仁和特产更是让与会嘉宾大饱口福、赞不绝口。

  此外,攀枝花市仁和区还送出总价值1000万元的“冬日暖阳”体验券,向沈阳人民发出冬季康养的邀请。游客持券可在攀枝花指定地点免费就餐、住宿、报销往返行程费用。

  传统非遗搭建起文化桥梁

  为让与会嘉宾沉浸式感受攀枝花市仁和区俚颇文化的多重魅力,现场上演了舞蹈《迤啊迤沙拉》,展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传承千年的舞蹈、音乐、服饰等文化元素,将观众们带入神秘古朴的彝家生活。

秋日沈阳、遇见仁和 攀枝花市仁和区城市推介活动走进沈阳_fororder_攀枝花8

两地签署文旅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摄影 王月

  仁沈一家亲,文旅共相融。此次推介会,仁沈两地签订《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文旅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翻开了攀枝花市仁和区与沈阳文旅联动发展的新篇章,探索两地文旅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未来,两地将以整合优势文旅产品、推动文旅企业联合促销、轮流开展联合宣传推介活动等方式为抓手,开展推进文旅产业及市场合作、加强人才培训交流、信息政策互惠互通等五方面的深入合作,形成发展共推、和谐共创、文化共融的发展新局面。

  “从不毛之地到百里钢城,经过几代人的建设,攀枝花现在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快捷方便,1小时到云南,4小时到成都,说走就走的旅行、曾经遥远的故乡,如今近在咫尺。”梁钢希望,曾经奋战三线建设的老革命、如今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都能到攀枝花市仁和区,感受那里的温暖与幸福。(文 王月)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