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课堂到戏台 我省戏曲文化“梨花初绽”
辽宁省第三届青少年戏曲晚会暨戏曲动漫进校园成果展演12月10日晚在沈阳举行
双枪不刮不缠、单腿三起三落、“朝天蹬”动作稳而有力……在辽宁省第三届青少年戏曲晚会暨戏曲动漫进校园成果展演活动的舞台上,来自丹东市第六中学学生、今年13岁的管仁川饰演了《八大锤》陆文龙一角,少年精彩的演绎赢得观众阵阵叫好声。
12月10日,伴着锣鼓声,辽宁省的“小戏骨”们纷纷登台,再现了《大登殿》《红线盗盒》《三看御妹》《断桥》等多个京剧、评剧名段,为线上线下的观众们展现着中国戏曲艺术的魅力。从课堂到戏台,从认识到喜爱,在戏曲动漫进校园的推动下,中国戏曲文化正在辽宁省青少年中传承发展。
本次活动由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辽宁省文化资源建设服务中心)承办,该活动已成为辽宁省青少年展示戏曲传统魅力与创新发展成果的重要舞台。
活动当天,来自全省的优秀青少年戏曲爱好者们汇聚于此,共带来了15个经典戏曲节目。舞台上,京剧《打虎上山》《洗浮山》韵味十足,评剧《三看御妹》《断桥》的人物塑造栩栩如生。这些亮眼的表现是辽宁省戏曲动漫进校园的丰硕成果。
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致力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自2015年开始,8年间辽宁省戏曲动漫进校园项目共开展300余场活动,惠及师生3万余名。同时,省艺研院还精心制作了42部戏曲动漫片,涵盖了京剧、评剧、海城喇叭戏、辽剧等多个剧种,创新研发了京剧《三打白骨精》体验大课堂,为校园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戏曲动漫体验课程。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参与到了“文化润疆”活动中,为新疆的孩子们带去了戏曲文化。
来自沈阳市大东区杏坛小学,今年10岁的张芮涵曾在学校的戏曲动漫进校园课堂上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中国戏曲。“老师穿着戏服,通过生动的动画和我们分享生、旦、净、末、丑等戏曲知识。戏曲老师还有我们互动,让我们体验学习了一些戏曲动作,这非常有趣。”张芮涵回忆说。为了更多地了解戏曲,她将评剧加入到自己的兴趣学习中。如今,她已经成为了一名 “小戏骨”。演出现场,她和来自沈阳市和平一校长白岛分校、沈阳市铁西区兴工街第一小学等学校的同学们共同表演了《戏曲串烧》节目,并获得了来自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今晚的演出真是太精彩了,同学们都好棒!”沈阳市皇姑区雷锋小学六年级学生孙敏嘉现场观看了演出后分享说,“只有走进中国戏曲,你才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份独特的美!我刚刚录下了好几段现场表演,明天要分享给其他同学。自己也会继续学习戏曲知识,多听多看,和更多的人分享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蕴涵着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通过戏曲动漫进校园活动,我们不仅将戏曲送到校园,更让青少年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的同时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今天,无论是台上孩子们的精彩表演,还是台下孩子们的积极参与,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梁海燕说。
如今已经83岁的付胜轩老师依然陪伴着管仁川演出。
作为“武生宗师”杨小楼的代表作之一,《八大锤》全戏唱做并重、武打精彩、技巧高难,极其考验演员功底。京剧少年管仁川演绎的陆文龙可圈可点,让现场观众印象深刻。“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今年,正是管仁川学习京剧的第十年。从3岁起,管仁川便跟随他的指导老师付胜轩学京剧。从刚刚学戏的小不点儿到舞台上让人惊艳的翩翩少年,十年时间,管仁川收获了第23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金奖等多项全国青少年京剧奖项,更收获了自信与成长。
像管仁川一样,与戏曲为伴,如今,学戏已经成为许多孩子们的爱好。来自沈阳的11岁的尚恒羽和他6岁的妹妹尚雨潼一起来到青少年戏曲晚会,分别表演评剧《断桥》和《朝阳沟》片段。正式演出前,他们的妈妈胡婷婷一边为孩子们准备着服装,一边嘱咐着他们上台注意的事项。“学评剧的过程也是他们一起成长的过程。看到他们彼此相互鼓励,一同进步,作为家长来说,这是非常开心的事情。”
台下,7岁的陈美希一边认真看戏,一边跟着台上演员学习手势动作。“小爱同学,请播放《穆桂英》”陈美希的妈妈介绍说,“她经常在家通过网络听戏,是个十足的小戏迷。”。和她一样,来到现场的许多“小戏迷”聚精会神地看着舞台上的表演,不时举起手机拍照录像。
“我们很高兴孩子们能爱上中国戏曲!”梁海燕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在戏曲推广领域深耕,以评剧、京剧等剧种为载体,创新研发大课堂体验模式,并为青少年搭建平台,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戏曲展演活动。”
“自己会继续学下去!”管仁川坚定地说,“它就像我的一个‘好伙伴’,让我在日复一日的练功中学会了坚持。”。作为初一学生,管仁川在高效率完成学校学习任务之外,依然坚持每周末花5个小时学习京剧。“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有机会可以站在更大的舞台上传播咱们中国传统文化。”(图片视频由记者 谭硕 拍摄制作)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