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旅:辽宁兴城“乘风踏浪”出圈
2024-05-22 10:13:07来源:新华每日电讯编辑:王巍责编:蒋硕

  不久前的五一假期,渤海之滨的一座辽宁小城兴城突然“出圈”,成为国内游客“新宠”。葫芦岛市委一级巡视员冬梅分享的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兴城共接待游客112.46万人次,同比增长301.64%,旅游收入5.62亿元,同比增长301.42%,位居东北地区五一旅游热度飙升榜第二位。

  “三年前在兴城拍摄的时候,我们根本想象不到当地会有现在这样火热的场景。”近日,在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文旅品牌推介会开幕式现场,电视剧《乘风踏浪》主演乔杉告诉记者,随着剧集热播,曾经鲜有人知的兴城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波波“打卡”热潮。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兴城《乘风踏浪》而来。近两年,《去有风的地方》带来了“一种叫做云南的生活方式”,《狂飙》将广东江门播成了旅游“热门”,《我的阿勒泰》让新疆阿勒泰成为很多人向往的“诗和远方”……越来越多影视作品“无心插柳柳成荫”,成为地方文旅的最佳“代言人”。

  下一个将“因剧而火”的小城是哪儿?记者与乔杉从《乘风踏浪》和兴城聊起,尝试解码影视剧和地方文旅近几年碰撞出的“火花”。

  一部剧和一座城

  在《乘风踏浪》播出之前,兴城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泳装行业“大佬”。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泳装生产基地,兴城生产的泳装早已遍布国内、远销海外。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电商平台销售的泳装80%都来自兴城,兴城在全国泳衣销售额占比40%,在全球泳衣销售额中占比25%。近几年,兴城逐渐成为市场眼中的“比基尼之都”。殊不知,“比基尼之都”的由来与曾经兴城旅游市场的兴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兴城海滨开发为景区。除了海滨风光,古城、温泉、首山、觉华岛等丰富旅游资源让兴城成为当时东北的疗养胜地。城里来的游客穿着时髦的泳衣,将小城的人们领上了“比基尼之都”的草创之路。

  时移境迁,“比基尼之都”的实干家们生意蒸蒸日上,兴城曾经旅游胜地的名声却渐渐在国人心中没了水花。然而,这个隶属于辽宁葫芦岛市的小城,在一个葫芦岛人心里开出了花。编剧徐正超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2020年,他偶然看到兴城泳装行业的新闻报道,迸发出灵感,一气呵成创作出《乘风踏浪》。次年,剧组在兴城搭建了拍摄主场景和街道,并在当地实地取景。乔杉、杨子姗领衔主演,于洋特邀主演,再加上刘佳、唐鉴军、张瑞涵等众多观众熟知的演员,共同打造出一部“流量热剧”,讲述改革开放时期辽宁人的鲜活奋斗史。

  一部剧和一座城由此牵手。兴城旅游业浇灌出的泳装产业孕育出一部影视剧,这部剧又反哺了兴城文旅,带来如今的新发展。

  东北小城的“新生”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乔杉与他饰演的角色彭锦西一样,对这片土地有很深的感情。

  他说,彭锦西那一代东北人身上的乐观与韧劲,让他想起自己的父亲。当初拍摄的氛围也十分愉快,编剧和许多演员都是东北人,对人物的分析和把握上有许多共鸣。顺理成章地,东北人的奋斗史,就要用最符合东北性格的喜剧形式呈现出来。

  剧中,彭锦西先人一步做起泳装生意,却从不吝啬授人以渔。后来,彭锦西从兴城走向国内市场、再到国际市场,在每一次产业发展的转折点上,他都从所有兴城泳装行业从业者的角度考虑,不求一家独大,最终实现了“把兴城的泳装卖到全世界”的愿望。

  乔杉向记者提到,彭锦西的名字其实是兴城的旧称——因为处在锦州西边,兴城曾经叫做“锦西”。他还特别推荐了兴城人早上吃的蒸饺和蒸猪血,“很美味”。乔杉对兴城如数家珍的热爱溢于言表,仿佛剧中的彭锦西来到了现实中。

  “作为东北人,我们原先都知道兴城。但也是在拍摄过程中深入当地,才体会到了更多风土人情。”乔杉觉得,这就像旅游一样,没有去过那个地方,就很难说出那个地方真实的状态、它让人感受到的氛围,或是意料之外的惊喜。

  三年前,《乘风踏浪》剧组深入兴城、讲述兴城;三年后,《乘风踏浪》的观众来到兴城、了解兴城。剧中的“兴城供销合作社”“锦虹泳装厂”、兴城古城墙、“为民咖啡厅”等,已成为热门打卡地,角色的住宅也已经或正在改建为民宿。当地政府还结合剧情,开设了旅游专线。

  乔杉说,他看了很多人的打卡留言,有人在当地吃到了“彭锦西套餐”、喝到了“彭锦西咖啡”。“拍剧搭的许多场景都保留了下来,与兴城当地的文旅资源——大海、古城、美食——结合起来,形成了许多新的景点、新的旅游内容,为兴城的文旅产业赋能。”

  除开这些,被问及兴城能够“因剧而火”的原因,乔杉还提到了“淳朴民风”对游客的吸引力。这也呼应了徐正超点出的该剧获得好评的原因:东北人的真挚和幽默打动了观众。或许,正是《乘风踏浪》对“东北气质”的生动演绎,挖掘出兴城旅游资源背后的文化底蕴,切中了观众对一个东北小城的想象和期待。

  乔杉说,东北有许多像兴城一样值得记录的城市,未来如果有机会,他希望能为自己的家乡哈尔滨拍一部剧。

  更多小城期待“因剧而火”

  “影视作品不仅仅是娱乐产品,更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当影视作品和地方文旅深度融合,就能形成一种双赢的新模式。”

  “就拿《乘风踏浪》这部剧来说,很多人通过我们这个戏知道兴城,首先这是对我们作品的一种认可,然后更多人到兴城去玩,又能带动兴城的旅游热闹起来。”这种“双赢”的热闹,能产生持续的长尾效应。乔杉告诉记者,许多人去兴城后在他的微博页面留言反馈,这种互动带来了更多话题,为兴城和电视剧本身吸引了更多关注。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兴起,影视IP为小城文旅带来“出圈”机遇的案例屡见不鲜。“影视+文旅”的共赢新模式,也为当前影视行业和文旅产业带来发展新机遇。

  今年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计划于年内创作播出100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优秀微短剧,推动一批实体取景地跟随微短剧热播“出圈”,塑造一批古今辉映、联通中外的文化标识和符号通过微短剧全球传播,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微短剧+文旅”融合促进消费的新模式,营造跟着微短剧去全国各地“打卡”的新风尚。

  随着第一批、第二批“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目录陆续公布,观众们跟随优秀影视作品,看到了祖国各地“隐匿着”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影视作品展露出的巨大传播优势,已然成为促进地方文旅发展的重要推广力量。”乔杉表示,相较于传统旅游宣传,现在的观众更喜欢通过影视剧潜移默化感受、进而主动探索。影视剧的无声“宣传”,反而让当地文旅市场反响更热烈、观众接受度更高。

  更多小城期待着“因剧而火”。有成功经验可考,又有政策扶持,下一步如何发掘出更多创作内容、寻找到更好创作视角,让“影视+文旅”进一步双向赋能,是值得业界持续思考的问题。(记者 蒋彤)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