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跻身“人工智能发展指数”全国30强
2024-09-20 10:05:41来源:沈阳日报编辑:王巍责编:蒋硕

  新松公司突破机器人视觉、环境感知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的中厚板智能焊接机器人系统成功应用于葛洲坝集团、深中隧道等国家重大工程;东软集团自主研发的多模态医疗人工智能平台与辅助诊断系统,构建覆盖846种常见病,96万个医学术语的知识图谱,在数十家医疗科研及服务机构示范应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开展的“面向智慧油田的工业物联网系统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突破无线通信测试、网络性能智能测试、智能压力变送器标定等技术,在辽河油田和大庆油田累计应用9.49万套,覆盖油水井26220口……

  记者9月19日采访获悉,随着人工智能(AI)在制造、医疗、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典型场景应用不断铺陈开来,沈阳人工智能产业蹄疾步稳,形成发展“聚能环”,就在当日公布的“人工智能发展指数”全国30强排名中,沈阳位居全国第18位、东北地区第一位。

  优化创新平台体系

  9月19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AI大模型对我国劳动力市场潜在影响研究:2024》。报告对全国29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估,从产业基础、技术创新、人才供给和人才培养四个维度,得出各城市的“人工智能发展指数”。排名前30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同时还包括一些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沈阳市以全国第18位的排名,居东北各城市之首。

  据悉,沈阳市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产业领域科技型企业数量突破700家,核心产业领域企业数量共计148家。目前正聚焦工业领域推动AI大模型建设,并不断优化创新平台体系。

  全市人工智能产业领域创新平台数量达到101个(国家级11个、省级73个、市级17个),依托东北大学建设的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实验室成功获批成为全国重点实验室,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研发热连轧板带钢超快速冷却技术,已在全国大型钢铁企业20余条生产线上推广应用;与沈鼓集团合作,建立世界首套定制化压缩机的机器人高柔性焊接与装配系统,在不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前提下,实现效率与产能的倍增。

  在国家等重大创新平台的引领下,部署辽宁省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重点实验室、沈阳市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等省、市各类创新平台,持续完善全市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体系,夯实创新源头供给能力,有效支撑全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

  夯实算力基础设施

  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沈阳市的算力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

  沈阳市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依托华为公司建设沈阳市人工智能算力中心,规划建设总面积12000平方米;依托昇腾全栈AI技术实现人工智能算力和算法全面国产化和自主可控。

  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就像是“最强大脑”,能够“算”出产业的新天地。比如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通过与其深度合作已经研制多款矿用机器人,推动煤炭生产方式的“智能化”变革。目前,沈阳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完成二期扩容建设,算力规模达到300P,并成功获批成为国家首批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人工智能算力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依托寒武纪公司建设沈阳智能计算中心,总投资1.55亿元。目前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行,算力规模达到100P,主要面向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算力支撑。依托百度公司建设沈阳智能计算中心,规划算力500P,总投资4.82亿,打造国内首个算力、算法、开发平台一体化的新型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一期算力规模达到208P。

  壮大专业人才队伍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沈阳市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专业人才队伍,在市级科技人才项目中设立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对从事人工智能、语言模型等方向的人才给予支持。

  除了现有的人才供给,城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同样重要,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能够确保城市人工智能产业拥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沈阳市依托东北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化工大学等重点院校设立人工智能专业,聚焦智能计算理论与方法、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理论与方法、智能决策方法理论与方法、智能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等人工智能理论,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4000余人。

  依托沈阳市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人才培育实训平台,打通政—产—学—研—用链条,与辽沈地区14所高校签署全方位合作协议,联合开展科研课题、开设课程、实习实训、人才就业推介等活动,覆盖人工智能领域专业人才2000余人。就在不久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与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神州鲲泰问学一体机合作,在该校打造人工智能实训室,让学生在教学学习中直接接触到丰富的大模型应用以及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们真正深入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从而为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高级记者 刘洋)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