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辽宁省在盘锦召开全省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推进会暨环境应急管理培训会议。沈阳生态环境局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单位,在会议上交流了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经验。
会议指出,沈阳市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上实现“三精准”,有效推动了化工园区“一园一策一图”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一是突出风险源底数识别精准。沈阳市围绕9.4平方公里化工园区,精准梳理基础数据,通过全要素区域调查和动态化档案管理,全面掌握园区企业环境风险信息。强化智能监测,搭建覆盖全域的立体化监测网络,实时追踪关键水质指标变化。创新应急空间布局,依托流域地理特征构建分级防控体系,形成可视化应急指挥图谱。
二是突出应急空间定位精准。沈阳市针对流域附近地域的特点,精准结合沟沟坎坎与灌渠的空间进行有效利用,拓展应急响应空间。同时强化情景构造,进行模拟演练,创新跨区域联动模式检验协同处置效能。建立闭环整改机制,不断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比如,针对沈阳西部农田灌溉的主灌渠——浑蒲灌渠,在化工园中部沿东北-西南方向穿过,在农灌季节引浑河水向下游沿岸农田灌溉,运用化工园内浑蒲灌渠(化工园段)的38万立容量河段作为第三级环境应急空间设施,实现应急空间防控科学精准。
三是突出多法演练补短精准。沈阳市结合化工园区“一园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的编制,精准组织针对性演练。先后结合不同情景构造,采取“西情东移、局部模拟”方式组织应急演练。同时组织多法演,如桌面推演练协同、实战演练验能力、演练复盘补短板,全要素开展演练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下一步,沈阳生态环境局将持续深化“空间精准化、策略差异化、演练多法化”建设,锚定“创历史最佳、争全省最好、瞄全国最优”的目标,持续深入践行南阳实践经验,持续完善优化沈阳化工园区的“一园一策一图”响应方案,全面做好化工园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落实,筑牢沈阳西部生态环境安全屏障。(文 李环)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