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韵引客来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辽东乡村
2025-04-10 16:02:2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巍责编:蒋硕

  开栏语:辽宁的乡村,是一幅随四季流转的斑斓画卷。春有山花烂漫,夏有绿野清凉,秋有稻浪金黄,冬有雪乡暖阳。一砖一瓦镌刻着乡愁,一山一水承载着诗意,一餐一饭浸润着烟火温情。每一程,都是回归自然的治愈之旅;每一处,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乡村振兴,文旅同行。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期待与您共赴一场乡村之约,见证乡土辽宁的无限魅力!

视频制作:王江宁 雷小蕾

  辽宁,这片华夏大地东北隅的沃土,自然风光壮美雄奇,人文底蕴源远流长,历史遗迹星罗棋布,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静静诉说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辉煌。在这片广袤丰饶的土地上,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满韵引客来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辽东乡村_fororder_文旅厅抚顺1

赫图阿拉城 供图 新宾满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在辽宁东部的抚顺乡村,文化内涵与旅游活动紧密结合,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在此交相生辉。

  新宾满族自治县的赫图阿拉城是国家AAAA级景区,历经400多年风雨洗礼,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见证了一个王朝的崛起与辉煌。与之遥相呼应的清永陵,完好保留着清朝先世木栅门的原始风貌,被誉为“关外第一陵”。2004年,清永陵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绽放出耀眼光芒,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

满韵引客来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辽东乡村_fororder_文旅厅抚顺2

清永陵 摄影 马静

  环抱赫图阿拉城的赫图阿拉村,地处长白山系边缘、龙岗山南脉地带,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成为满族文化的重要传承地。

  踏入村子,浓郁纯正的满族风情扑面而来。在这里,游客既能深度体验原汁原味的满族农家生活,又能近距离领略满族剪纸、旗袍、刺绣等非遗技艺的精妙。

满韵引客来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辽东乡村_fororder_文旅厅抚顺3

满族刺绣作品 摄影 马静

  作为满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赫图阿拉村集民俗、历史文化于一地,每年从农历小年到二月二,丰富多彩的满族民俗体验活动都会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感受原汁原味的满族年俗“民族风”。

满韵引客来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辽东乡村_fororder_文旅厅抚顺4

游客体验满族刺绣 摄影 马静

满韵引客来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辽东乡村_fororder_文旅厅抚顺5

省级满族剪纸传承人徐丽鸣(左四)教授游客满族剪纸技艺 摄影 马静

满韵引客来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辽东乡村_fororder_文旅厅抚顺6

游客体验秧歌表演 摄影 马静

  热闹的大集也是抚顺乡村的一大亮点。集市上,溜达鸡、野生蘑、笨猪肉等绿色原生态土特产品一应俱全,特色小吃、名优农产品琳琅满目,吸引游客纷纷驻足选购。人群熙熙攘攘,叫卖声、欢笑声交织成一曲充满烟火气的市井交响乐。

满韵引客来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辽东乡村_fororder_文旅厅抚顺7

大集上人流如织 摄影 马静

满韵引客来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辽东乡村_fororder_文旅厅抚顺8

琳琅满目的土特产品 摄影 马静

  满族饮食文化同样精彩,“八碟八碗”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一满族传统正宗桌席,相传源自努尔哈赤的十六道庆功宴,由八旗各出两道菜汇聚而成。“八碟八碗”融合了扒、焖、酱、烧、炖、炒、蒸、熘等多种烹饪技法。“八碟八碗”的菜品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不同季节进行调整,让游客在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深切感受到满族饮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满韵引客来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辽东乡村_fororder_文旅厅抚顺9

满族饮食文化代表“八碟八碗” 供图 新宾满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新宾满族自治县不仅文化底蕴深厚、美食丰富多样,还是闻名遐迩的冰嬉故里,冰雪运动氛围浓厚。抚顺坐拥“黄金粉雪带”,冰雪资源得天独厚。其境内玉龙溪的“雪地贪吃蛇”、三块石的“最长冰滑梯”、天女山的“漂移十八弯”等冰雪项目异常火爆,是冰雪爱好者的欢乐天堂。

  大苏河雾凇压枝,冰晶挂树;赫图阿拉雪落乡村,银装素裹;烟波浩渺的大伙房水库、山舞银蛇的天女山十八盘网红公路;银装素裹的高尔山辽代古塔、古韵悠长的满族村落……无一不让人流连忘返。

  辽宁东部乡村巧妙地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丰富的自然风光深度融合,以白山黑水的豪迈气魄为这片底蕴深厚的土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持续描绘着乡村文旅的壮美画卷。(文 马静)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