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一季度辽宁省经济运行“成绩单”新鲜出炉,全省经济在去年同期高基数、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困难挑战增多的背景下,以稳中有进、持续回升的良好态势实现首季“开门红”。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增速跑赢年初预期目标且高于去年全年实际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8%,高于全国3.6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超全国平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7%,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5%,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辽宁省首季“开门红”势头何以如此强劲?项目建设起势有力、传统产业蝶变焕新、外贸发展势头正劲,成为辽宁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也彰显出辽宁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项目建设起势有力 驱动产业升级与能源转型
3月17日,辽宁省举行2025年一季度集中开工动员大会,全省1359个新项目同步启动建设,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一季度,全省建设项目数量达到7850个,完成投资增长14.9%。其中,亿元以上建设项目完成投资增长22%;10亿元以上建设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6%。
大连恒力重工“未来工厂”
在大连恒力重工产业园内,一幅生产马力全开、施工热火朝天的景象映入眼帘。今年初,恒力重工二期项目“未来工厂”于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投产,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153天。新工厂聚焦超大型油轮等多种高附加值绿色船舶和高端海工装备制造,配备一流设施、引入前沿技术,多条全智能产线将成行业标杆。目前恒力重工已开工建造50多艘船舶,造船订单排至2029年,“未来工厂”达产后,可实现年加工钢板230万吨等,年产值突破700亿元 。
营口LNG接收站项目 营口市委网信办供图
作为国家“双碳”战略下东北地区能源结构转型的标志性工程,位于营口港仙人岛港区的营口LNG接收站项目正在稳步推进。营口LNG接收站项目总投资约116亿元,其中主体工程投资70.09亿元,年最大接收能力为620万吨,是我国地理纬度最高、海水温度最低、地质条件最复杂、核准速度最快、东北地区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将进一步优化区域能源消费结构,显著提高营口在全国能源版图中的地位。
这些项目的高效推进与亮眼成果,彰显着辽宁以项目建设为引擎,驱动产业升级、优化能源结构的坚定步伐。从高端装备制造到清洁能源布局,一个个重点项目正汇聚成澎湃动能,不仅为辽宁一季度经济增长注入强劲活力,更勾勒出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与绿色转型的宏伟蓝图,助力辽宁在新时代东北振兴浪潮中破浪前行。
传统产业蝶变焕新,“智造”引领转型升级
辽宁作为我国重要老工业基地,是实力雄厚的制造业大省,工业基础深厚,在装备制造、汽车等多领域形成强大产业集群与完整产业链。近年来,辽宁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线并进”,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今年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9%。
当“智造”的风吹进制造工厂,传统产业照样能乘风破浪。
沈鼓集团 沈阳市委网信办供图
沈阳,作为辽宁省的重要工业基地,承载着共和国工业长子的厚重历史与荣光,这座因工业而兴的城市,如今,立足深厚的工业底蕴,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传统产业蝶变换新,从“制造”迈向“智造”,从传统工业迈向绿色低碳新产业,不仅引领辽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还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在辽宁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进程中勇当先锋。位于沈阳铁西区的沈鼓集团,以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推动生产提速。项目管理部通过深化PMS系统应用,对设计、采购、制造等全流程动态管控,精准破解供应链堵点32项,推动10余台压缩机组高效交付,项目执行效率提升15%。
青岛啤酒(鞍山)数智化啤酒生产基地建设现场 鞍山市委网信办供图
鞍山,同样作为辽宁重要的工业城市,在这片传统产业转型的浪潮中也不甘落后。近年来,鞍山积极探索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新路径。位于台安高新农业产业开发区的青岛啤酒(鞍山)有限公司数智化啤酒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占地面积达260亩,在建设和运营模式上采用绿色能源供给,积极响应国家环保号召,降低能耗与碳排放;引入AGV无人运输智能调度系统,提升运输效率与精准度,减少人力成本;运用车间数智一体运营模式,实现生产全过程智能化管理。一期设计产能为30万千升,主要聚焦青岛啤酒中高端产品的生产。项目达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产值约10亿元,将为地方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外贸发展势头正劲,多维度发力拓展国际市场
一季度,辽宁在对外贸易领域成绩斐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848.0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这一成绩的背后,是辽宁多维度发力推动外贸发展的积极作为。
政策层面,辽宁打出精准服务“组合拳”。以清单化方式落实《商务部促进外贸稳定增长若干政策措施》,在财政支持上创新突破,新增汇率避险、保税贸易等支持方向,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国际市场风险。同时,通过开展超30场次外贸政策培训,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基层,切实提升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沈飞民机 沈阳市委网信办供图
市场主体成为外贸增长的核心引擎。大连作为外贸“压舱石”,进出口增速达13.3%,发挥引领作用;东北中石油、沈飞民机等重点企业进出口业务快速增长,有力拉动全省外贸增长。此外,辽宁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举办全省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暨外贸新业态要素资源对接活动,吸引500余家省内企业及机构参与,飞机保税融资租赁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为外贸增长注入新活力。
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辽宁主动出击。扩围确定148场重点境外展会,并在一季度组织830余家企业参加广交会、德国汉诺威工业展等5个重点境内外展会,搭建企业“走出去”平台。
沈阳中欧班列 沈阳市委网信办供图
国际物流通道建设为外贸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沈阳获评东北地区唯一的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大连获批国家中欧班列节点城市,一季度全省开行中欧班列135列,位居东北首位。同时,恒力重工集团5个新建涉外泊位获批启用,全省涉外泊位实现“能验尽验、应开尽开”,显著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贸易便利化程度。
从政策支持到主体培育,从新业态创新到市场拓展,再到物流通道建设,辽宁通过多维度协同发力,形成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这不仅为一季度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更为未来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助力辽宁在国际贸易舞台上实现更大突破。
2025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是辽宁发展道路上的坚实印记,更是未来前行的有力支撑。项目建设的蓬勃态势、传统产业的创新变革、外贸领域的斐然成绩,犹如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引领辽宁在经济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奔跑,在东北振兴的征程中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记者 马驰)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