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摄影 杨薇
5月14日,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召开“时令节气与夏季健康养生”新闻发布会,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市卫生监督所)、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沈阳市肛肠医院、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专家围绕节气特点,从疾病预防、饮食调理、起居作息、运动保健等多维度,为市民送上实用易操作的夏季健康养生“锦囊”,助力市民以最佳状态度过炎炎夏日。
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副主任陈阳表示,夏季是蚊虫等病媒生物活动的高峰,居民应该除积水、勤打扫,安装纱窗、正确使用灭蚊工具;夏季还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市民应注意勤洗手,食用新鲜食材,不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及野生植物,无防护情况下不接触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此外,夏季天气炎热,还应预防中暑和湿热,进入雨季后防雷击,游泳消暑防溺水。
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市卫生监督所)副主任佟霞介绍道,今年以来,沈阳市传染病疫情流行形势总体平稳,低于近两年平均水平。而夏季仍是呼吸道传染病季节性传播高风险阶段。以水痘、腮腺炎等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容易在集体单位暴发,应该及时关注和处置学校聚集性疫情。佟霞建议呼吸道疾病易感人群、高危人群尽量减少人群聚集,并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手足口病要做好托幼机构与家庭双防线;感染性腹泻要严把“病从口入”关;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要做好户外避免被蜱虫叮咬的防护措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要做好“一老一小”的防护。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隋轶在发布中表示,夏季已成为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节。研究显示,35℃以上的高温环境中,脑卒中发病率较其他季节显著上升。高温不仅加速人体代谢,更通过脱水、血压波动、血管收缩与扩张失衡等机制,增加血栓形成和脑血管破裂风险。隋轶建议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分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担。建议晨起、餐前、睡前少量补水,运动后补充电解质溶液;低盐低脂,营养均衡;适度运动,避开高温“危险时段”;动态管理血压与血糖;科学使用空调与降温设备。隋轶希望市民牢记卒中急救黄金4.5小时,避免错误处理,如勿摇晃患者、喂水或自行用药;可以让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优先选择有卒中中心的医院,途中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沈阳市肛肠医院副院长袁和学认为,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会给人们的胃肠健康带来诸多影响,胃肠功能也会变得相对较弱。他建议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适当增加一些祛湿健脾的食物,如薏米、芡实、白扁豆、山药等。在使用空调时,要合理设置温度,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7℃,避免频繁进出空调房间。夏季天气炎热,人容易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而这些情绪会影响胃肠的正常功能,因此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潘国良说道,气温变化对焦虑、抑郁、睡眠等心理健康指标均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人就更容易出现情绪失控、频繁发生摩擦或争执等冲动行为。持续的高温环境是心境障碍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精神及心理疾病的住院风险率升高。潘国良建议市民保持规律的作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钙、镁等营养元素的食物,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学会识别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当出现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时,不要试图压抑它们,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放松训练等方式来缓解。如确需帮助,可拨打24小时沈阳市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文 杨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