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工大送“智”入企 实现校企地“三赢”
2025-05-20 12:04:0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薇责编:薛阳

  辽宁工业大学于2024年5月启动“智汇校地企、服务促振兴”赋能新质生产力博士入企行动,把55名科技人才“送”到企业创新一线,实现了“企业获智、学校育才、地方受益”的“三赢”效应。2024年,学校被授予“在推动科技成果省内转化工作中业绩突出”单位,获批辽宁省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

辽工大送“智”入企 实现校企地“三赢”_fororder_辽工大1

科技人才到企业一线 供图 辽宁工业大学

  企业发展命题,校企共同解题

  博士入企行动将知识融入生产,把研究搬进车间,主动破解企业在关键技术攻关中的人才瓶颈。第一批选派的博士助力企业破解技术难题248个,联合申请专利62项,申报软件著作权1项,撰写论文36篇。

  李青春博士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金属所李殿中院士团队联合攻关,开发出新型大型超长铸铁压光辊控制凝固技术,帮企业实现了高质量压光辊批量生产,产品技术水平国内一流,成功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帮助大连某企业年产值增加3亿元。

  在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刘晏博士带领团队成立创新工作室,与企业合作开发EPS控制器,预计年产值千万元以上。

辽工大送“智”入企 实现校企地“三赢”_fororder_辽工大2

实际项目融入教学内容 供图 辽宁工业大学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

  通过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在做什么、需要什么,青年博士教师把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工艺技术带回学校反哺教学,促进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持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刘丛浩博士表示:“过去在课堂上讲解的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如今能将实际项目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专业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了教学质效。”

  齐国超博士认为:“与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企业真实项目的实习实践平台,有利于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

辽工大送“智”入企 实现校企地“三赢”_fororder_辽工大3

攻关破解企业关键技术 供图 辽宁工业大学

  助力产业升级,赋能辽宁振兴

  博士入企行动紧紧围绕辽宁省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特别是锦州市“6+1”产业布局,聚焦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签订横向课题40项、合同金额达2千余万元,获批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纵向课题24项,联合成立辽宁省工业物联网与大数据安全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6个,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吴琼博士走访调研了近30家企业及行业协会,立足区域实际,撰写《浅析锦州市太和区铁合金产业发展趋势》调研报告,促成学校与多家企业共建产学研示范基地,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完成科技成果转化2项。

  下一阶段,学校将积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打造校政行企协同、产教研用融合的“辽工大范本”,把学校科教人才优势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助力辽宁新时代“六地”建设,服务辽宁全面振兴。(文 张卫平 吕永亮)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