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印记——工业之光耀中华”成果展在沈阳启幕
2025-05-21 17:18:0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薇责编:蒋硕

  5月20日,中国工业博物馆迎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工业文明对话。“共和国印记——工业之光耀中华”成果展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帷幕。

“共和国印记——工业之光耀中华”成果展在沈阳启幕_fororder_常工博1

“共和国印记——工业之光耀中华”成果展 供图 铁西区委宣传部

  这场年度文化盛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联合辽宁省工信厅、沈阳市铁西区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工业博物馆承办,以“传承工业文脉·激扬创新精神”为主题,通过100件珍贵工业见证物、77个工业遗产活化案例,立体展现新中国70余载工业奋斗史诗。展览将持续一个月,为公众开启一扇触摸工业文明、感悟时代精神的文化之窗。

  时空长廊见证工业腾飞

  步入展厅,从八一小型电台到5G基站、从前进型蒸汽机车到中原之星动车组、从歼5到运20等不同工业领域成就的见证物映入眼帘;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厂房重生到江南水乡的纺织车间蝶变,从三线建设遗存的社区焕新到数字时代工业遗址的创意赋能,工业遗产案例令人感叹。

“共和国印记——工业之光耀中华”成果展在沈阳启幕_fororder_常工博2

观众观展 供图 铁西区委宣传部

  “此次活动以展览为媒介,深入挖掘见证物及工业遗产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与时代价值,生动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工业取得的历史成就,系统展示工业遗产在功能转换、空间重塑、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与独特价值,旨在更好发挥工业文化资源在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塑造传播新时代中国工业形象。”中国工业博物馆馆长王荣巍介绍。

  大咖云集共话遗产新生

  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指出:“选择沈阳作为全国巡展首站,源于其作为共和国工业长子的特殊地位。这里诞生过中国第一台机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等众多‘工业之最’,如今更在探索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方面树立标杆。”他强调,展览不仅是对过往成就的致敬,更要搭建工业文化跨界融合平台,推动工业文化与现代科技、文化创意、社会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共和国印记——工业之光耀中华”成果展在沈阳启幕_fororder_常工博3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致辞 供图 铁西区委宣传部

  沈阳市铁西区委副书记任延军表示:“铁西区作为沈阳工业的核心区域,见证了沈阳工业的辉煌历程。未来,铁西区将积极挖掘和弘扬工业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工业文化品牌,推动产业升级。”

  来自湖北、甘肃等地的文博专家展开智慧碰撞。湖北省电力博物馆馆长余涛以《用好用活工业文化遗产 传承弘扬百年电力精神》为题,宏瑞文博集团副总裁、研发总工刘鎏以《文物保护传承利用产业生态圈探路者》为题,金昌市博物馆馆长李勇杰以《中国镍都·金川寻龙——甘肃省金昌市博物馆工业文化研学探索与实践》为题,带来博物馆在工业文化研学领域的宝贵经验与丰硕成果分享。

  创新实践开辟传承新径

  同期举办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创新路径”沙龙掀起头脑风暴。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文化工作者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社会参与等多个维度,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思维与多元手段,将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有机结合,实现工业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为推动工业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与实践经验。

“共和国印记——工业之光耀中华”成果展在沈阳启幕_fororder_常工博5

签约仪式 供图 铁西区委宣传部

  更引人注目的是,工业强国少年行工业文化研学项目签约落地。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将携手中国工业博物馆,以“寻根、铸魂、追梦”为主题主线,丰富研学场景与资源、完善研学课程体系、创新开展工业主题研学实践教育。

  当百年机床的齿轮声遇见数字技术的电流音,“共和国印记——工业之光耀中华”成果展正以创新之笔,书写着工业文明传承发展的时代新篇。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重现着激情燃烧的岁月,更昭示着中国工业文化在守正创新中走向未来的无限可能。(文 金冈)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