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能级平台引领高水平开放
2025-06-09 10:15:03来源:辽宁日报编辑:蒋硕责编:蒋硕

  原标题:近年来,辽宁自贸试验区、省级以上经开区等经济数据表现向好 高能级平台引领高水平开放

  火热6月,三块国家“试验田”正在展现辽宁振兴发展新气象。

  新的产业正在发展壮大——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内,沈飞民机、航空动力产业园等30余家骨干企业(园区)聚链成群,当地民用航空产业集聚区正加速形成。2024年,沈阳片区全口径税收同比增长25.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5.9%。

  新的改革正在释放红利——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中,进出口车辆运输降本增效工作新举措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指导企业在车辆装箱过程中进行燃料和电保护合规操作,将原属于危险货物的车辆按照普通货物进行管理和运输。在此带动下,2024年大连片区累计实现二手车进出口额7.07亿元,同比增长27.8%。

  新的模式正在提升效能——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里,进境粮食后续监管新模式通过建设数据视频实时传输通道,对进境粮食各环节及运输工具实时网络监管、数据比对和远程检查,帮助企业实现安全、效率双提升。经测算,新举措能为一家企业减少油费、司机工资等支出1500余元,增加收入2000余元。

  作为引领辽宁省新一轮扩大开放的核心载体,辽宁自贸试验区闯“深水区”,啃“硬骨头”,进行“首创性”探索,创造“可复制”经验,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辽宁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引领带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不断显现,在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建设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中取得明显成效。”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说。

  数字直观反映出这片“试验田”硕果累累。自2017年4月揭牌成立至今,辽宁自贸试验区建设运营8年来,实际利用外资累计50亿美元,外贸进出口额突破1万亿元。目前全省8批共235项改革创新经验做法向全省推广。2024年,辽宁自贸试验区外贸进出口额达1543.7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外贸新增量达230亿元。

  读“数”可以明“势”,一系列数字观照出开放平台载体的活力。开放平台是引领地区开放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劲引擎。辽宁的自贸试验区、经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高新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平台一应俱全。近年来,辽宁省深入实施辽宁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全力办好夏季达沃斯论坛,不断提升中国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影响力,全面提升这些平台载体的对外开放能级,吸引各类资源要素加速向辽宁集聚。

  经济开发区一直以来是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主力军、改革创新发展的排头兵、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主引擎。目前,全省共有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96家,包括11家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含经济技术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85家省级经济开发区。近年来,辽宁省不断深化经开区管理制度改革,围绕深化经开区事权、财税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发力,创新市场化运营模式,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推动经开区权责边界更加清晰明确、现代管理制度更加健全顺畅,进一步激发经开区体制机制活力。一季度,全省96家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09亿元,同比增长5.9%;固定资产投资685亿元,同比增长8.3%。

  通过夏季达沃斯论坛、中国辽洽会等重大平台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辽宁、走进辽宁、布局辽宁,也是辽宁省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近年来,全省上下聚焦“世界500强”和国内外领军企业,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扩大引进内资和利用外资相结合,全力以赴搭平台、促对接、谈项目,一系列合作与共赢的种子正开花结果。仅以第五届中国辽洽会为例,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余位嘉宾齐聚辽宁。“辽宁之行让我看到了蓬勃活力,特别是参观一些企业之后,我才知道合作伙伴实力雄厚,非常希望能够尽快开辟中国市场。”因中国辽洽会深入辽宁,SwissMedica瑞士医疗院长尼克莱博士不断表达惊喜。

  千万江河汇聚,方有大海的波澜壮阔。当前,辽宁正呈现多载体纵横联动、多平台加快成长的良好局面,新项目、新技术、新业态竞相汇聚、提速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记者 董翰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