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普兰店台山立交桥焕新归来 44天攻坚筑牢民生通途
2025-08-11 17:27:0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张琪责编:蒋硕

  “早晚高峰不堵车,简直太顺畅了!”这是连日来大连市普兰店区百姓过往台山桥的共同感受。

  经过44天的紧张维修加固,普兰店区台山立交桥于8月6日正式恢复通行,比原计划提前近两个月。维修加固后的台山桥通行效率提升明显,早高峰南北向通行时间从原来的25分钟缩短至10分钟,这座承载了普兰店人民27年出行记忆的交通枢纽,以崭新姿态重新融入城市脉络。

  台山桥建成于1998年,全长652米,作为S212跨越沈大铁路的关键节点,承担着连接普兰店南北城区、衔接皮长高速与沈大高速的重任,日均通行量超2万辆次。如今,这座服役27年的“城市动脉”已显疲态,出现混凝土剥落、钢筋锈蚀、栏杆松动、亮化系统失灵等问题。

  今年初,普兰店区将台山立交桥维修加固工程列为2025年重点民生工程,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前后5次带队赴沈阳铁路局协调跨铁路施工方案,破解铁路安全防护、施工窗口期等关键难题。为把惠民生的事办好,在台山桥维修加固过程中,每周召开专题调度会,明确“一天一跟进、三天一调度”机制,确保材料供应、交通导改等问题“即时清零”。普兰店区人大常委会更是将桥梁维修列为年度监督重点,从项目立项阶段,就组织预算工委委员开展专题调研,对照人大代表建议清单,逐一核查维修方案是否覆盖桥面、栏杆、亮化等民生关切点;施工期间,常委会督查组多次深入现场,重点检查钢筋铺设密度、混凝土强度检测等关键环节,要求施工单位“既要进度更要质量,每一道工序都得经得起群众检验”。

  “原计划9月底完工,现在提前55天。”施工单位沈阳市市政建设工程公司项目经理指着进度表,语气里满是自豪。为抢在汛期和开学季前通车,建设团队打出“科学攻坚”组合拳:成立工作专班,倒排工期至小时级,将桥面铺装、栏杆更换等工序分解节点;采用“三班轮战”模式,投入施工人员150余人、大型设备30台套,高峰时段24小时不间断作业。维修过程中,“质速并重”是不变的准则。桥面铺装层全部拆除后,重新铺设双层钢筋网,混凝土强度从原C30提升至C40,抗裂性能提升30%;两侧1.2米高的旧栏杆换成防撞等级更高的钢制栏杆,增设反光条;人行步道摒弃传统地砖,改用陶瓷颗粒荧光材料,雨天防滑系数提升50%,夜间还能反射光线保障行人安全;亮化系统全面升级为LED节能灯具,照明范围扩大至桥面全区域,能耗降低40%。

  “跨铁路施工是最大难点。我们和沈阳铁路局工务段建立‘每日对接’机制,利用列车通行间隙作业,既保证铁路安全,又没耽误工期。”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建设单位仅用7天就完成了跨铁路段的支座更换,创造了同类工程的“普兰店速度”。

  这座“焕新桥”的意义远不止于通行便利,它既是为道路通行系上了“安全带”,为满足未来15年汽车-20级荷载通行需求,荧光步道、智能亮化等设施让“人行安全、车行顺畅”成为现实;也是为城市发展装上了“加推器”,作为连接新老城区的关键节点,其通行能力提升将加速普兰店北部产业区与南部商业区的要素流动。

  民生工程的终点,是群众的笑脸。下一步,普兰店区将以此次工程为样板,持续推进城区路网升级、老旧管网改造等民生项目,真正把惠民生的好事、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文 杨连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