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枝头到舌尖 “桃”醉乡村致富新画卷
2025-08-20 17:03:0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薇责编:蒋硕

  近日,大连市普兰店区城子坦街道郑沟村的千亩桃园迎来了丰收。走进郑沟村种植区,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一颗颗色泽鲜亮、饱满圆润的油桃挂满枝头。种植户于胜委穿梭在桃林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桃子品质好,俺家种了50亩陆地桃,每亩毛收入达3万元。”

  郑沟村是远近闻名的“桃乡”,其棚桃产业曾获辽宁省“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和国家农业部“一村一品示范基地”等称号。依托当地暖温带季风性气候的天然优势,郑沟村在大力发展棚桃产业的同时,也大力发展陆地油桃种植,陆地桃不仅可以降低种植成本,满足旺季市场及消费者需求,还能形成“冬季棚桃+夏季陆地桃”的互补模式。

  目前,全村400余户果农种植陆地油桃约2000亩,果树约10万棵,亩产量约8000斤。主要种植是以果肉嫩白、脆嫩多汁、耐储运著称的陆地桃“中油20”,成熟后单果重达185克-278克,甘甜口感深受市场青睐。成熟后的陆地桃子主要通过收购商批发销往本地市场以及周边县市。

  为提升果农种植水平,城子坦街道定期组织技术培训,邀请农科专家深入田间指导,从修剪、疏果到病虫害防治,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持。同时,街道鼓励农户种植“钱树9”“油蟠9”“中油8”等多个品种,优化种植结构,实现不同品种的陆地桃错峰上市,将销售周期从七月上旬延长至八月下旬。“过去陆地桃集中上市容易压价,现在不同品种分批成熟,收益更稳定。”郑沟村果农王大姐说。

  下一步,城子坦街道将进一步推广油桃种植产业,引导更多农户参与果树种植,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此外,借助网络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撬动产业融合发展。同时,鼓励返乡青年参与创业,激发发展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文 杨连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