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内,龙门吊长臂挥舞,满载机电设备与精密仪器的集装箱在智能调度系统指挥下精准归位。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新一列中欧班列缓缓驶出场站,奔向欧洲腹地。
中欧班列缓缓驶出场站 供图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
截至目前,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累计往返开行中欧班列达1700余列,运输货物突破13万标准箱,服务国内外企业超2000家,年均进出口货值逾10亿元,开行数量持续领跑东北、稳居东北第一,跻身中欧班列全国十五强,为辽宁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于2023年3月4日正式投入运营,位于蒲河物流基地集装箱作业区内,占地面积17.7万平方米。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沈阳局)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加大投资推进中心建设,加强运输、调度、车辆等部门协作,做好货源组织、箱源调配、空车选用;深化与发货企业对接,协助厘清货物品类、完成装载加固与报关检验,更严格落实“优先配箱、优先配车、优先装车、优先挂运”的“四优先”原则,通过精准调度指挥紧盯每日计划兑现,全程掌握配车、挂运、交接、装车各环节情况,加快车辆周转和空车使用,全力提升运输供给质量,确保每趟中欧班列正点交接。
国铁沈阳局沈阳铁路物流中心作为核心运营力量,依托中心提供的集装箱集结到发、场内装卸搬运、掏箱装箱、堆存理货、海关监管、报关清关、货源组织等“一站式办理、一条龙通关”服务,持续完善硬件支撑——初期即具备2150个标准集装箱位堆存能力,历经两年多建设发展,已推动中心堆存能力提升至3000个标准箱位,每年可支撑1500列班列作业需求,为班列高质量开行筑牢设备设施根基。
在此基础上,沈阳铁路物流中心进一步打造“通道并行、多点直达”运输网络,目前已实现满洲里、绥芬河、同江、二连浩特、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三通道六口岸”全覆盖,班列可延伸至波兰、西班牙、德国等20余个国家50多座城市,形成“一列牵动、多城联动、多式联运、多国共运”的发展格局。
效率与成本优势的叠加,让班列成为企业“走出去”的优选。当前班列到达俄罗斯约12天、到达德国约18天,运输时间仅为海运的1/4,费用为空运的1/5。沈阳铁路物流中心更创新空间设计,将铁路作业线直接嵌入海关监管区域,较常规操作减少一次集装箱装卸和短驳作业,平均每箱节约成本约300元,累计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460余万元,推动企业综合物流成本平均降低15%,显著增强中国出口企业竞争力。如今,在物流中心统筹协调下,集结中心已汇聚东北三省机电设备、长三角电子产品、珠三角医疗器械等货源,承运商品种类突破5000种,成为跨区域货源集聚的关键枢纽。
“钢铁驼队”不断跑出加速度,其背后的“数字引擎”功不可没,尤其是去年6月上线的沈阳中欧班列铁路物流信息平台打通了关键堵点。作为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建设的核心力量,沈阳铁路物流中心持续释放创新价值——其自主研发的铁路物流信息平台,业务场景已被纳入国家智慧海关建设方案和跨境贸易便利化核心举措,成为全国中欧班列信息化建设标杆,并在满洲里、杭州等7个海关复制推广。该物流中心将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及沈阳国家中心城市、东北亚中心城市建设为导向,依托自主研发的“数字引擎”深化与共建国家“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合作,积极探索“中欧班列+跨境电商”融合新模式;进一步整合区域物流要素资源,推进国际商务区和产业区建设,优化通关流程、拓展网络辐射、强化枢纽集散功能,打造“公铁海”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枢纽,将高效精品班列路线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集结中心构建更高能级的开放通道。(文 李季春 吕长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