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第二十五届“村长”论坛在朝阳市建平县万寿街道小平房村开幕。来自全国“三农”领域的专家学者、村干部及村企代表50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共谋乡村振兴、同筑共富之路”主题展开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论坛开幕式 供图 建平县委宣传部
论坛开幕式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通过视频致贺辞。国务院参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杜鹰,原农业部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毕美家,原国家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希钦出席并讲话。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村庄》杂志主编宋洪远主持开幕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原部长叶兴庆,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名誉会长、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出席。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会长、江西省南昌市进顺村原党委书记罗玉英出席并致辞。朝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老颜武出席并讲话。朝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永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顺兰,市政协副主席刘学军,省农科院副院长刘振雷,省农业农村厅国际合作处处长马世林出席开幕式。建平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景泉致欢迎辞。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马贤军、县委副书记刘波出席开幕式。
全国知名村庄代表、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各位副会长,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特色村、中国幸福村、少数民族村庄代表和返乡创业青年村干部、大学生村干部代表参加会议。
朝阳建平小平房村 供图 建平县委宣传部
近年来,朝阳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将其作为回应群众期盼、改善农村环境、发展乡村产业、推进乡村治理、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启动“四个一”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打造1个先锋村、10个精品村、100个示范村,带动1254个整治提升村协同发展。以建平县小平房村为引领,众多特色村落纷纷涌现。
建平县地处辽宁西部,位于辽、冀、蒙三省交界,是连接东北与华北地区的重要枢纽,盛产30余种优质绿色有机杂粮,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超20亿斤,有“工业味精”之称的膨润土储量占亚洲总量的二分之一,被誉为“中国杂粮之乡”和“中国膨润土之乡”。建平县还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悠久根脉和革命精神的红色基因,是“全国文明城市”。牛河梁红山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被誉为“中华文明发端地”。
小平房服务中心 供图 建平县委宣传部
在主论坛上,叶兴庆、吴协恩分别围绕论坛主题作报告。小平房村党委书记钱学余分享了该村的发展经验。小平房村始终坚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动摇,在做大做强工业基础上,不断拓展农业和旅游业,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矿产品精深加工、南果梨种植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文化生态旅游观光四大主导产业。该村积极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构建了涵盖教育、养老、医疗等多元化保障体系,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9月9日当天,第二十五届“村长”论坛分别举行“新形势下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分论坛和“农村电商与品牌推介”分论坛。
“对话名村官”环节 供图 建平县委宣传部
“新形势下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分论坛上,各地名村代表作精彩演讲,分享村庄发展的新理念、新路径以及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对话名村官”环节,“名村官”分别讲述了各村的基本情况、产业振兴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做法,一起探讨村庄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
现场直播品牌推介环节,村书记以“主理人”身份上阵 供图 建平县委宣传部
“农村电商与品牌推介”分论坛以“书记代言”为核心支点,聚焦农村电商实战经验与直播创新模式,通过“数字赋能·电商破局”农村电商经验分享和“品牌强农·书记出镜”现场直播品牌推介两大环节,探索农产品品牌化与乡村产业升级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板。
“村长”论坛由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主办,是我国农村基层干部相互交流互鉴的全国性平台,被誉为“中国‘村长’的奥林匹克”。二十多年来,论坛始终紧扣“三农”问题,围绕国家“三农”工作重心设定主题,为推动农业农村全面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文 马丽杰)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