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植物园菊花文化周启幕 开启双节“日夜双体验”模式
2025-09-23 16:43:2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张琪责编:蒋硕

  国庆与中秋“双节”将至,沈阳植物园以“菊韵民族风·繁花共相融”为主题,于9月25日至10月15日推出第25届菊花文化周。

  这场持续21天的秋日花事,不仅打造可看、可玩、可体验的文旅新场景,10月1日至10月8日更是开启“日间+夜晚”全天模式,为游客送上自然美景与民族文化交织的双节游玩盛宴。

沈阳植物园菊花文化周启幕 开启双节“日夜双体验”模式_fororder_马静花展1_副本

古色古香的牌楼前,各色菊花竞相绽放 供图 浑南区委宣传部

  60万株菊花绽放 三大展区绘民族风情

  作为连续举办25年的经典花展,本届菊花文化周规模亮眼。花展区域达10万平方米,延长线约1500米,集中展出60余万株、50多个品种菊花。其中包括绿牡丹、凤凰振羽等“十大名菊”,一米高的独本菊、直径三米的大立菊堪称“镇展之宝”,长沙园附近的多头菊、深圳园外的独本菊也极具观赏价值。

  花展按主题划分三大展区,同步升级四处特色打卡点。

  在锦绣繁花(主入口展示区),中轴线处喜鹊迎宾玻璃钢雕塑、立体巨龙绿雕抢眼,龙形栩栩如生,与千头菊、高枝美人蕉相映成趣。

沈阳植物园菊花文化周启幕 开启双节“日夜双体验”模式_fororder_马静花展2

精致的龙形绿雕与各色花卉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灵动秀美的园林画卷 供图 浑南区委宣传部

  在花漾民族(中部地区展园展示区),北京园广场以巨型“满族旗头”为核心,搭配多民族头饰元素与造型菊树,营造浓郁民族韵味;上海园广场用青花瓷元素打造大型扇面造型,蓝白色系菊花与青花瓷瓶搭配,风格清新雅致。

  在同心共融(百合塔展示区),“绿色长城”组合绿雕震撼呈现,传递“祝福祖国,以花为礼,致敬山河岁月”的家国情怀。

沈阳植物园菊花文化周启幕 开启双节“日夜双体验”模式_fororder_马静花展3

“祝福祖国”主题花景鲜艳夺目 供图 浑南区委宣传部

  八大看点解锁双节乐趣 昼夜体验各有精彩

  本届菊花文化周,围绕“自然+文化+互动”,推出八大核心看点,覆盖全年龄段需求。

  一是民族风花境布展。花展“花器”配色更明艳、样式更精致,中部展园融入少数民族生活制品、布艺小品,用地栽菊花搭配绣球、向日葵等,打造多层次花团锦簇景观。

沈阳植物园菊花文化周启幕 开启双节“日夜双体验”模式_fororder_马静花展4

以民族银饰元素打造的景观装置 供图 浑南区委宣传部

  二是沉浸式民族互动。10月1日至10月8日,北区可看少数民族非遗表演、体验蒙古族沙嘎游戏;南区有民族团结少儿演出、朝鲜族顶瓮体验,还有专业艺术家带来戏曲等文化惠民表演(具体以景区通知为准)。

沈阳植物园菊花文化周启幕 开启双节“日夜双体验”模式_fororder_马静花展5

身着各民族特色服饰的表演者们在园中欢快起舞 供图 浑南区委宣传部

  三是“沐光森林”奇妙夜。夜游活动延期至10月8日,融合灯光艺术、水幕投影、AR技术等,以天然林区为基底,摒弃传统夜游喧嚣,呈现自然光影之美。

沈阳植物园菊花文化周启幕 开启双节“日夜双体验”模式_fororder_马静花展6

夜游场景 供图 浑南区委宣传部

  四是反季百合展。玫瑰园推出室内反季百合乌托邦花展,自然式布局营造浪漫氛围,花期预计持续至10月中下旬。

  五是全国主理人市集。黄金周期间,豫章园汇聚十位全国手作主理人,带来手作皮具、文创等好物,森林餐吧广场同步供应特色美食。

  六是亲子游艺空间。南区游艺桥可享刺激乐趣,森林乐园10余个项目、儿童乐园粉色沙池与蹦蹦云,为孩子打造安全欢乐天地。

  七是秋日限定花海。9月末至10月中下旬,北区调色盘花海、粉黛乱子草,南区炫蓝鼠尾草、大丽花等次第绽放(花期受天气影响)。

沈阳植物园菊花文化周启幕 开启双节“日夜双体验”模式_fororder_马静花展7_副本

色彩斑斓的地肤草展现秋日独特景致 供图 浑南区委宣传部

  八是最美彩叶季。10月上旬,景区彩叶树进入最佳观赏期,红黄为主的色彩勾勒绚烂秋景,尽显“秋叶胜春花”之美。

  双重惠民优惠上线 邀客共赴秋日盛宴

  为让游客尽享福利,沈阳植物园推出两大优惠。

  线上平台可购135元游园年卡(全年无限次入园)、95元成人双人票,具体规则以平台购买须知为准。

  同程旅行APP或微信小程序搜索“沈阳故宫”店铺,可购“沈阳故宫(宫殿游览区)+沈阳世博园(成人票)”75元联票,一站式领略双景区魅力。(文 马静)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