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大连市普兰店区四平街道的核桃园里近日一派丰收景象。在核桃种植大户张新舜的500亩种植园里,饱满的核桃缀满枝头,工人与游客穿梭林间,弯腰捡拾从树上自然掉落的新鲜核桃。分拣后的核桃整齐码放在晾晒架上,在阳光下泛着油亮光泽,勾勒出“核桃满枝丰”的喜人画卷。
核桃园里的核桃从9月中旬开始采收,大概10月20日左右结束,因科学管护,今年总产量预计达5万斤。市场均价15元一斤,礼品一号特级果最高卖到36元一斤。
据张新舜介绍:“过去靠人工用棍子敲核桃,既费力气又无法精准判断成熟度,品质不稳定。如今,改用自然掉落采集法,待核桃完全成熟后自行脱落再人工捡拾,不仅让核桃成熟度、口感大幅提升,还减少了人工投入,降本又提质。”
这一转变不仅优化了生产环节,提高经济效益,更为“农旅融合”搭建了桥梁。随着乡村游、周边游热度攀升,张新舜顺势推动核桃产业从“单一生产”向“体验式消费”转型。游客走进核桃林,赏满目翠绿、亲手拾核桃、品尝刚剥壳的鲜核桃仁,沉浸式感受乡村丰收的满足感。张新舜满怀憧憬地说:“下一步,我打算打通电商渠道,让核桃通过网络卖到全国,还计划开发核桃宴,把核桃做成特色美食,让产业乘着电商和农旅的快车一起发展。”
近年来,四平街道紧扣乡村振兴需求,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引导企业与农户转变传统销售模式,构建起“企业+电商+农户”的产销体系;深耕特色农业,重点培育设施大樱桃、冰糖枣、榛子、核桃、草莓等特色农产品,今年农旅融合项目吸引的游客数量较去年增长了30%。
下一步,四平街道将持续探索“农文旅”融合路径,通过打造主题采摘园、农耕体验基地等项目,让特色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进“旅游市场”,真正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富民强街的经济优势,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文 杨连兰)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