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铁西产业工人“向祖国报告”
2025-09-30 13:46:54来源:沈阳日报编辑:蒋硕责编:蒋硕

  原标题:匠心筑梦 再铸辉煌 30万铁西产业工人“向祖国报告”

  “向祖国报告,我们秉持工匠初心,传承工匠精神……向祖国报告,我们服务支柱产业,助力高质量发展……报告,报告!30万铁西产业工人‘向祖国报告’……”

  9月29日,“匠心筑梦 再铸辉煌”2025年铁西工匠、铁西青年工匠命名大会暨铁西区工人大思政课主题活动隆重启幕,几十名劳模工匠代表高声宣读《向祖国报告》,响彻整个铁西区工人文化宫。这,也是深入全区产业工人血脉的铮铮誓言。

  回望70多年峥嵘岁月,铁西区的产业工人创造出新中国工业史上数百项“第一”。如今的铁西,汇聚工业企业3000余家,有产业工人30余万人。此次活动,命名和认定50名铁西青年工匠、50名铁西工匠,围绕“振兴”“传承”“强国”三个主要篇章,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

  铁西工匠诠释“工匠精神”

  “我们都是扎根铁西的工匠,今天要给大家讲讲,我们和铁西的故事。”铁西工匠、沈阳远大智能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工丁海涛介绍,“远大是民族品牌,成长于铁西,也在为铁西争光。在沙特皇家体育馆项目中,外方惊叹道,中国的企业值得信赖。这就是我们铁西工匠的闪亮勋章。”

  “在铁西,我们冲击高端智造。”沈阳工匠、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职工郭迎亮说,“截至目前,我和同事仅在流程优化材料使用这一项工作上,就节省材料超千万元。更以实际行动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工匠导师、全国劳模王清涛为新时代工匠带来一件特殊的信物——他亲手绘制的图纸。“这张图纸解决了当时困扰东北制药多年的技术难题,每年可创效700多万元。”

  培育工匠人才,助力产业升级。活动现场,认定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为“铁西区工匠学院”;认定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用技术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沈阳远大集团为“铁西工匠学院实训基地”。

  兄弟师徒讲述“传承之力”

  “我是沈阳工匠张海蛟,我的哥哥张腾蛟是全国劳动模范,我俩都来自沈鼓集团,都是焊工。”2025年沈阳工匠张海蛟略显腼腆地介绍。“感谢沈鼓,给了我们建功立业的平台。也感谢沈阳,我们哥俩继续加油干!”张腾蛟动情地说。

  铁西工匠、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职工牛菲菲分享:“一次参加技能大赛,我没拿到理想成绩,是师傅一直陪我找问题、练操作,助我在全国技能大赛上摘得桂冠。”牛菲菲的师傅是全国劳模柯晓宾。柯晓宾说:“每次大家有了成绩,我总要第一时间汇报给我的师傅——党的十八大代表崔宝华。”

  就像工匠导师、全国劳模杨建华说的:“这就是我们铁西工人的传承故事,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到全社会,工匠精神在这座英雄城市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什么是工匠?沈阳工匠、通用技术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段全成的回答掷地有声:“于我而言,就是不服输的韧劲,是把技术刻进骨子里的执着。”沈阳青年工匠、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工赵明说:“我们东药曾走出过全国药企中的第一位院士——安静娴先生。我希望自己也能像安工一样,助力中国药品检验技术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更强音。”

  20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认定了200名大国工匠人才,沈阳有五人获评,其中两位来自铁西区。谈到成为大国工匠的感受,通用技术集团沈阳机床有限责任公司装配切削工徐宝军说:“大国工匠是我梦寐以求的荣誉,也是我全新的起点。”

  今年9月,全市工会系统在首届“沈阳工匠日”暨“工匠主题活动月”期间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出尊重工匠、崇尚技能、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铁西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王晖介绍:“铁西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深化工匠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搭建技能比武、师徒结对、创新攻关等产业工人成长平台,不断完善工匠激励保障机制,为推动新时代铁西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能。”(主任记者 封葑)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