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方城记:国庆中秋假期,被“红马甲”暖到了
2025-10-12 14:29:2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黄非责编:薛阳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沈阳方城迎来百万客流。沈阳故宫的红墙、中街的市集,无不浸润着喜庆与热闹。而在青砖黛瓦间,一抹流动的“志愿红”成为最暖心的风景——他们是来自沈阳市善若水公益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他们以累计超过800人次的投入,用细腻无声的服务,为古城的厚重历史添上了一笔温暖的当代注脚。

沈阳方城记:国庆中秋假期,被“红马甲”暖到了_fororder_沈阳市善若水2

志愿者帮游客拍照 供图 沈阳市善若水公益服务中心

  不止于导航:他们是“会拍照的活地图”

  “来,您往这边站一点,以红墙为背景,照片效果更好!”在沈阳故宫午门东侧,志愿者张雷化身为“临时摄影师”,耐心地帮一对吉林情侣调整拍照角度。这个假期,这样的场景在方城的热门打卡点比比皆是。

  志愿者们早已超越了传统问路指路的职责。他们与民警协作,在客流高峰时段设立“拍照协助岗”,不仅熟练地帮游客定格美好瞬间,还主动提供专业建议:“避开正午强光”“让开人流通道”。志愿者刘美辰还随身携带便携补光灯,为傍晚时分的游客补光。据统计,仅沈阳故宫周边,志愿者熊方艺、唐国君、朴龍熙等人已协助上千名游客拍摄合影,被游客亲切地称为“最懂构图的活地图”。他们的服务,让游客的旅途回忆更加完美。

  不止于应急:他们是人潮中的“定心丸”

  面对如潮的游客,安全保障与应急响应是更大的考验。10月6日上午,志愿者张红在沈阳故宫门前发现一名中年游客脸色苍白、双眼充血地蹲在墙边。她立刻上前进行询问,同时呼叫同伴廖素珍取来急救包,她一直轻声安抚游客,并协助联系其家属。她和同伴杨宁一起将病人送到就近医院就医,与家属妥善交接,她们才放心离开。

  “游客的平安比什么都重要。”张红的话道出了所有志愿者的心声。为此,团队在节前接受了专业的急救培训,随身配备的急救包里降压药、晕车贴、创可贴等一应俱全。假期里,他们累计为10多名身体不适的游客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帮助,成为涌动人潮中令人安心的“定心丸”。

沈阳方城记:国庆中秋假期,被“红马甲”暖到了_fororder_沈阳市善若水1

志愿者为游客指引方向 供图 沈阳市善若水公益服务中心

  不止于奉献:受助少年的反哺见证“爱的循环”

  志愿精神的动人之处,不仅在于无私的付出,更在于爱意的流转与传承。在这个假期,曾受善若水公益服务中心帮助的朝阳县学生周浔、周庆轩姐弟,特意提前一天坐大巴赶到沈阳,全程参与了志愿服务。

  姐姐周浔细心周到,随身带着晕车药和纸巾;弟弟周庆轩则抢着干力气活,还曾拾获价值万元的手表并第一时间上交。“以前是社会帮助我们,现在我们也想尽一份力。”周浔简单的话语,却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善意播下的种子,终会生根发芽,结出的果实。这种受助者变为施助者的“爱的循环”,让奉献的意义超越了单次的行动,升华为一种薪火相传的城市精神。

  不止于假期:志愿服务暖“心”更暖“新”

  “志愿者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伸手,都是沈阳递给游客的‘第一张名片’。”沈阳市善若水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高聪表示,志愿者们收获最多的反馈就是“沈阳人真热情”,这种认可让所有的付出都充满了价值。

沈阳方城记:国庆中秋假期,被“红马甲”暖到了_fororder_沈阳市善若水3

志愿者合影 供图 沈阳市善若水公益服务中心

  据统计,双节期间,志愿者们共提供问询服务超1.2万次,协助疏导客流超5万人次,推荐特色景点与美食超3000次。这已不仅是一次节假日的应急支援,更是一次常态化志愿服务体系的成功演练。

  这支由沈河区委社会工作部、沈河区民政局、沈河区慈善总会、沈阳市善若水公益服务中心联合组建的志愿者队伍,未来将进一步优化应急流程、招领渠道等一系列便民服务,让“志愿红”所承载的城市温度持续流淌。

  当暮色降临,方城的灯笼次第亮起,志愿者们的身影依然在忙碌。他们查询车票、整理信息、为晚归的游客指引夜景……这支“红马甲”队伍,用无数个细节驱散了旅途的烦忧,用坚守与奉献,让沈阳的温暖与友善,深深刻印在了每一位过客的心中。(文 黄一勉)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