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妪命悬一线,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发挥专业优势,小孔治“大”病——切除巨脾、结扎血管,助力患者重回健康。
近日,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病房收治一名年过七旬、因为剧烈呕血差点丢了性命的患者。两个月前,患者于大娘查出肝硬化,当时没有明显症状,让她忽视了疾病的险恶,一个月后突发剧烈的呕血。就近到医院简单处理后,于大娘的家人将老人送到了沈阳市肝胆外科医院、沈阳市急性消化道出血救治中心——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经过详细全面的检查,医生发现肝硬化已导致于大娘脾大、脾功能亢进和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曲张的血管破裂就会大出血,而脾功能亢进导致的血小板减少让止血异常困难,病情凶险。
结合患者和家属要求,医生首先为于大娘安排了内镜下治疗。消化内科专家通过对曲张血管的套扎和硬化剂注射,有效降低二次出血的风险,同时明确了曲张血管的位置及情况,给后续治疗打下基础。
想要彻底解决脾功能亢进带来的血小板减少等问题,手术切除是危急之下的最佳选择,但由于这类患者脾脏过大,术中难以操作、控制,传统的脾切除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通常采取开腹的方式,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为此,医院普外科教授徐进带领普外四科团队,以娴熟的腹腔镜微创技术,通过肚子上几个“小孔”解决了巨脾的“大”问题。
术中,徐进精准操作,借助3D腹腔镜的清晰视野,完整切除巨大的脾脏,并将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结扎离断,过程十分顺利。微创手术相对小的伤害加速了术后的恢复,不到一周,于大娘就已经可以自由地下床活动了。(文 杨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