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宣传片《追光》中,镜头首次翻转——那些常年记录他人的营口新闻人,终于成为自己的主角。这面光影之镜,照见的不仅是自己的面容,更是并肩同行者的面庞。
照见自己,是那双擎着相机的手。 它写过凌晨三点的稿件,按过快门,也敲击着对真相的敬畏。当城市还在黎明薄雾中沉睡,他们已踏上征途,却从未意识到自己也是这座城市最早苏醒的光。深夜办公室里,将这群守夜人站成灯塔。原来"追光"二字,追的是时代的微光,更是心底那簇不灭的火焰。
照见彼此,是传下来的笔记本。 老记者泛黄笔记里的批注,机房键盘上残留的指尖温度,值班表里流淌的几代人的呼吸——当镜头从个人转向集体,他们忽然明白,自己从来不是孤勇者。雨幕中,年轻的手会接过倾斜向同伴的伞;突发事件前,无需多言的一句"我在"便是最有力的应答。从纸笔到镜头,从街头到云端,变的是记录方式,不变的是"为时代立言"的初心。
照见群像,是那句"忘了自己也是一束光"。他们习惯站在故事背后,却让无数故事被看见。每条穿越雨幕与霓虹的讯息,都是集体托举的结果。镜头调转方向,看清的是风雨兼程的同行者:摄像师湿透的衣背、编辑布满血丝的双眼、技术员守着设备的通宵达旦……这些面庞,共同拼成新闻人群体的坚韧轮廓。
第26个中国记者节,愿他们既能捕捉时代的光影,也被时代的光影温柔照亮。(文:张继驰 魏文 视频:吴家禄 张精兵 王誉瑾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